第5章_感光及导电性高分子.ppt

  1. 1、本文档共1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_感光及导电性高分子

三、光导聚合物的应用 1. 在静电复印和激光打印中的应用 2. 光导材料在图像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3. 变色玻璃方面的应用 IBM研制用于静电复印和激光打印机的聚乙烯基咔唑(PVK)与三硝基芴酮的复合物。 4. 感光材料方面的应用 第四节 压电效应与压电材料 一、 什么是压电效应 当你在点燃煤气灶或打火机,就有一种压电陶瓷已悄悄地为你服务了一次。 压电点火装置内,藏着一块压电陶瓷,按下点火装置的弹簧时,传动装置就把压力施加在压电陶瓷上,使它产生很高的电压,进而将电能引向燃气的出口放电,燃气就被电火花点燃了。 压电效应: 压力 电压 电压 压力(电致伸缩) 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是法国科学家P.居里和J.居里兄弟,1880年,他们在研究石英晶体时,偶然发现石英晶体在受到压力时,它的表面就产生电荷,而且压力越大产生的电荷就越多,这就叫压电现象。有这种现象的材料叫压电材料。但在90年代之前的压电材料大多是陶瓷,后来才发现有些有机聚合物也有压电现象。 二、无机压电材料 石英晶体: 如图示,晶体内部正负离子的偶极矩在外力的作用下由于晶体的形变而被破坏,导致使晶体的电中性被破坏,从而使其在一些特定的方向上的晶体表面出现剩余电电荷而产生的。 不受力 图 5-2 石英晶体压电模型 压电陶瓷: 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机理与石英晶体大不相同,未经极化处理的压电陶瓷材料是不会产生压电效应的。 经极化处理后,剩余极化强度会使与极化方向垂直的两端出现束缚电荷(一端为正,另一端为负),由于这些束缚电荷的作用在陶瓷的两个表面吸附一层来自外界的自由电荷,并使整个压电陶瓷片呈电中性。当对其施加一个与极化方向平行或垂直的外压力,压电陶瓷片将会产生形变,片内束缚电荷层的间距变小,一端的束缚电荷对另一端异号的束缚电荷影响增强,而使表面的自由电荷过剩出现放电现象。当所受到的外力是拉力时,将会出现充电现象。 束缚电荷和自由电荷排列示意图 自由电荷 自由电荷 电极 束缚电荷 两种无机压电材料的特点 石英晶体:居里点温度高(高达573℃),稳定性好,无热释电现象。但压电常数小,成本高。(居里点是指铁磁性物质达到该温度时,其铁磁性全部消失而变为顺磁性,对于压电材料,指压电现象消失的温度) 压电陶瓷:压电常数大,成本低。但居里点温度低,稳定性不如石英晶体,有热释电现象,会给传感器带来热干扰。利用热释电现象特性可以制作热电传感器,如红外探测。 三、 压电效应分类 正压电效应与逆压电效应 如果对压电材料施加压力,它便会产生电位差,称之为正压电效应。 反之施加电压,则产生机械应力,称为逆压电效应(电致伸缩效应)。 压电现象中的能量转换 如果压力是一种高频震动,则产生的就是高频电流。而高频电信号加在压电陶瓷上时,则产生高频声信号(机械震动),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超声波信号。也就是说,压电陶瓷具有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和逆转换的功能,这种相互对应的关系确实非常有意思。 四、压电效应与热电效应 极化性可以被机械压力或温度变化来改变,前者称为压电效应,后者称为热电效应 五、 压电材料的应用 压电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分为两类: 传感器 典型的应用包括医疗器(血压计等)、水听器 驱动装置(有源器件) 电声换能器和超声换能器 海浪发电 乔治·泰勒他们是怎样用压电聚合物让海浪发电的。其实说起来又很简单:就是把压电聚合物安装在海上的一个巨大的浮体和海底的锚之间的锚链内,锚链把锚和浮体连在一起。这样,当浮体随海浪上下浮动时,安在锚链内的压电聚合物就在浮体和锚之间时而被拉伸,时而被放松。这样,海浪的“拉拉扯扯”就产生了一种低频率的高压电,这种低频高压电通过一些电子元件变成为高压电流通过水下电缆送到岸上。 现在乔治·泰勒的科研小组已试制出1~10千瓦的小型实验性海浪压电发电系统,代替在墨西哥格尔夫近海油田钻井机上的柴油发电机发电。下一个目标是研制10~100千瓦的海浪压电发电系统,用它们发出的电力供给海上气象浮标和导航浮标的照明及其他装置的用电。 六、常用的压电材料分类 第一类是无机压电材料,分为压电晶体和压电陶瓷 第二类是有机压电材料,又称压电聚合物 第三类是复合压电材料,这类材料是在有机聚合物基底材料中嵌入片状、棒状、杆状、或粉末状压电材料构成的。 七、 压电聚合物 历史 1941年,Martin发现角质蛋白质具有压电性。 20世纪50~60年代,Fukada陆续发现木材、骨头、肌腱、DNA等具有压电效应。 历史性突破: 1969年,Kawai发现聚偏氟乙烯(PVDF)经过单轴拉伸,并在高温强电场下极化的薄膜具有强的压电效应。 1971,Bergman进一步发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