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场流行病学》
现场流行病学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dong University 参考文献 李全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技术 王滨有:现场调查 河南医科大学: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 张顺祥:现场流行病学进展 李立明:流行病学(第五版) 李笠:流行病学 现场流行病学产生的背景 新发、再肆虐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不明原因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生物恐怖、恶作剧事件; 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其它。 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共同特点是危害大;人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可造成社会、政治、经济的不稳定;政府重视、媒体关注、公众关心。 现场流行病学定义 现场流行病学主要以解决疾病爆发和应急性公共卫生问题为目的,采用现代流行病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及时做出科学的调查结论,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现场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应用于疾病预防和控制实践,同时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是流行病学向群体和宏观应用方面发展而产生的分支。 “Field epidemiology involves the application of epidemiologic methods to unexpected health problems when a rapid on-site investigation is necessary for timely intervention.”(Michael B Gregg, in FIELD EPIDEMIOLOGY, 2nd edition, 2002) “Applying the theory of epidemiology to a public health issue with the objective of understanding how best to prevent and control disease.” 现场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 现场流行病学以传统流行病学的 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三间”分布 病因概念 监测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实验流行病学(干预)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一般调查比较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一般调查比较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一般调查比较 现场流行病学特征 必须尽快做出回应----“时效性” 必须应对各种局面---- “复杂性” 调查与处理相结合---- “双管性” 面对公众及其传媒----“社会性” 严格的执法与守法----“合法性” 充分的实验室支持----“证据性” 紧密的国内外合作----“跨地域性” 1、必须尽快做出回应----“时效性” “时效性” 是疾病控制工作者服务于政府、服务于公众和社会的职责。 疾病暴发、重大疾病流行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解决,来势迅猛,事先不可预知,一旦发现必须尽快回应和解决 。 “时效性”的这一特征,决定了现场流行病学:很难经预调查后调整问卷来收集信息,总是针对暴发涉及人群、医疗单位等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受到限制。 由于疾病暴发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一般涉及人数较少,调查对象有时难以分辨,难以达到严格的统计学抽样及其所要求的样本含量,影响调查的推理和结论。 调查中,必须及早收集必要的环境和生物学标本,例如要避免食源性疾病爆发时可疑食品、水样被丢弃清除,要避免病人已给予治疗,妨碍标本的采集而影响研究结果等。 2、必须应对各种局面---- “复杂性” 流行病学暴发调查包括疾病、特异性健康相关行为和健康相关事件等; 针对急慢性疾病、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生物生化恐怖应对、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等,要解决的问题复杂多样。 调查的问题总是以原因不明疾病和事件的面貌出现,可为传染病或非传染病,可是新发或重新出现的疾病; 调查会涉及到责任追究、法律诉讼、多部门配合、国内外合作等问题。 3、调查与处理相结合---- “双管性”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不仅一开始要收集和分析资料,寻求科学的调查结果,而且应采取公共卫生措施;采取的措施既不能影响调查结论,又要有助于疾病暴发和突发性卫生事件的平息。 只顾调查寻找暴露因子,而不采取措施,会招致公众误解,甚至引起法律诉讼。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采取措施并观察其效果,也是认识疾病传染源、传播机制的重要内容。 病因、传染源或传播方式与控制措施的关系 4、面对公众及其传媒----“社会性” 现场流行病学研究的问题是疾病暴发或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这本身就是新闻热点和公众焦点。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果不能清楚有效地传播给人群,便失去价值;疾病暴发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如果得不到人群和社会的良好配合,就只能事倍功半。 现场流行病学工作者需要媒体传播有利于自身、人群和社会的重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协作体专家库和实训基地建设”招标公告及具体 - 南海信息技术学校.doc
- “校企合作分段式培养”试点项目百问.doc
- “新常态”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与金融结构联动性研究.pdf
- “新顾村大家园d区配套商品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版本).pdf
-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年度课题申报指南.doc
- “蚁族”群体新情况、 新问题及对策建议.pdf
- “一带一路” 倡议下中国与土耳其的战略合作 - 西亚非洲.pdf
- “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申报流程.doc
- “整合营销传播”.ppt
- “远离校园暴力”班会课件.ppt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