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3 经营决策
第三章 管理的决策职能 管理就是决策 ------赫伯特·西蒙 第三章 讲授内容 决策概述 决策类型 决策过程 决策的评价 决策的影响因素 决策方法 §3-1 决策概述 决策的水平关系到计划工作的质量,决定了管理工作的成败和效率。 管理者需要不断寻找改善其决策水平的方法,降低决策风险,减少决策失误。 3.3.1 决策概念 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所做的选择或调整,以及付诸实施的管理过程。 决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决策是指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广义的决策则包括选择前的准备、选择过程、执行过程和反馈过程。 对决策概念的理解 决策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一个既定的目标。 决策必须有两个以上方案可供选择。 决策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连续过程。 1.决策者:决策系统主观能力的体现者 2.决策对象:可调控且具有明确边界的系统 3.决策目标:决策行动所期望达到的成果 4.决策信息:决策过程中的情况和条件 5.决策理论与方法:定性、定量工具 6.决策结果:实施决策行为的具体产物 1.缺少结构:典型的非程序化决策都是全新的,复杂的,无章可循的。 2.不确定性和风险:管理者面临的更多的是不完全信息下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决策。 4.有限理性与满意原则:有限理性人+满意决策原则,不要追求最优决策 5.选择的冲突:决策目标与决策方案两者都是经由“选择”而确定的,因此面临冲突 一、决策的层次性 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2.确定决策目标 3.拟定备选方案 3.拟定备选方案 4.比较和选择方案 5.执行方案 (1)制定具体措施。 (2)参与者充分接受和彻底了解决策内容。 (3)决策目标层层分解。 (4)建立重要工作报告制度。 6.监督和评估 必须通过定期的检查评价,及时掌握决策执行的情况。 决策的判断标准 对不对?----是非标准。 好不好?----优劣标准。 严格来讲,检验决策是否有效的最终标准只能是实践,甚至是历史验证和评判。 评价决策活动科学性基本标准 组织环境:推动决策和制约决策。 组织文化:通过影响人们对组织、对变化的态度而发挥作用。 决策的时间紧迫性:时间敏感型决策和知识敏感型决策的不同要求。 过去的决策:过去决策的影响有利有弊,其影响程度受它们与决策者的关系的影响。 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组织及其决策者对待风险的不同态度会影响对决策方案的选择。 伦理标准:决策者对伦理的重视程度和自身的伦理标准影响着决策方向。 §3-6 决策方法 现代决策的具体方法很多,学者对各种方法的分类也不尽一致,总体上说可以分为定性决策方法和定量决策方法。 没有任何一种决策方法是万能的,要根据具体决策问题的性质和特点灵活运用。 德尔菲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进行预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某些不可测指标的主观、定性决策方法。 1946年,美国兰德公司首次使用,后来该方法被迅速广泛采用,成为全球120多种预测法中使用比例最高的一种。 德尔菲这一名称起源于古希腊德尔菲太阳神庙的神话。传说阿波罗具有预见未来的能力。 兰德公司受美国空军委托实施一项预测。研究内容是:“从一个苏联战略计划者的观点看,应如何选择美国工业体系中的最佳轰炸目标,并且估计出,使美国工业产量减少到预定的数量所需要的原子弹数目。” 德尔菲法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通过多轮次向专家征求看法的问卷调查。 德尔菲法利用一系列简明扼要的征询表和对征得意见的反复归纳修改,从而取得专家最可靠的统一意见。 第一,制定征询调查表 征询调查表是运用德尔菲法向专家征询意见的主要工具。调查表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决策效果的好坏。 第二,选择专家 这里所称的“专家”是指对所要预测的目标比较了解,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或较高的理论水平,对预测目标有一定见解的人。 专家小组的人数在10-50人之间,以15人左右为最佳。 优点 1、充分体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特点; 2、避免常出现的群体思维和权威影响力。 缺点 过程复杂、时间较长 背景: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 结果: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和批判性,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又称智力激励法、狂想法、畅谈会法、BS法。 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在解决广告创作问题时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集 第十二章 综合分析 .pdf VIP
- GB51004-201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doc VIP
- 致敏物质控制措施检查记录表.docx VIP
- 智慧水利大数据信息化集成服务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docx VIP
-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输(1).pptx VIP
- 14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理论试题集 第十四章 理论考试试题真题 .pdf VIP
- 2023年南宁市青秀区总工会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烟淄管道干线扩能改造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GB50391-2014:油田注水工程设计规范.pdf VIP
- 资源管理平台系统-技术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