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新闻两则》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上)《新闻两则》教案

《新闻两则》教案 第一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要素和结构; 2、探究本文是如何谋篇布局; 3、品味新闻的语言特点,体会本文准确精练、铿锵有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了解新闻的特点,把握新闻的要素和结构; 2、品味新闻的语言特点,体会本文准确精练、铿锵有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 品味新闻的语言特点,体会本文准确精练、铿锵有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 导入及简介 解题:“新闻两则”,学习的对象的体裁是新闻。 关于新闻: 新闻3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新闻5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6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可适当穿插议论、抒情、描写的句子。 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学生通读全文,标出生字生词,并借工具书查阅注释,了解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芜湖 wú 铜陵 líng 荻港 dí 殷家汇 yīn 溃退 kuì 要塞 sài 锐不可当:锐:锐气;当:dāng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业已:已经。 三、再读课文,分析探究 重读课文,按要求填写内容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前一、二句,是这则新闻的总述。) 主体: 人物 时间 地点 起因 经过 结果 中路军 20日夜起 24小时内 安庆——芜湖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渡至繁昌、铜陵、青羊等地区 24小时内渡过30万人 西路军 21日下午5时起,至发电时止 九江——安庆 占领贵池、殷家汇等广大南岸阵地,并向南扩展。 35万人已渡过三分之二 东路军 21日下午5时起,至发电时止 芜湖——江阴 占领扬中、镇江等地区,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35万大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渡完。 有人评价这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结合表格和课后题二) 气势磅礴:(结合表格)战线长、人数多、速度快,多用短句子。 语言准确: “西起九江(不含)”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感情色彩鲜明: “一方面……另一方面……”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课后题二) 东路军和西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 明确:先写中路军,因为它首先发起渡江作战,再写西路军是因为他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所以先写中路军,再写西路军,最后写东路军。 四、练习 (新华社南京1949年4月24日5时电)国民党22年反革命中心南京,已于23日午夜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人民解放军入城后,受到学生和市民的热烈欢迎,男女学生们纷纷向解放军献花致敬。人民解放军已布告安民,城内秩序稳定,商店照常开门营业。在发起渡江作战后三天内,人民解放军便攻占这一全中国第一个大城,这说明解放军威力的强大,国民党匪军一触即溃,已经无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 1、为这则新闻补充题目: 明确: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2、在文中用线画出导语部分,指出导语部分明晰地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确:导语为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并写出大意。 第一层:第1、2句,总述解放军解放了南京。 第二层:第3、4句,解放军入城后南京城内的情况。 第三层:第5句,解放军英勇善战。 五、预习新闻第二则 第二课时《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清层次,把握全文内容; 2、感受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和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阅读课文,理清层次,把握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原: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历史上,她是屈原“扣马谏王”地,军事家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孕育出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张衡、范蠡、姜子牙等历史文化名人。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在这里发生争夺,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南宋的时候,金兵数次进犯南阳。 不难看出,南阳从古至今的战略地位都非同小可,也难怪蒋介石及其重视南阳,要在这里设立绥靖区了。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标出生字生词,利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