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t技术与it人才().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it技术与it人才()

同议“信息技术” 一、为什么要关注信息技术 信息社会呼唤信息科学技术 信息科学技术:科学的变革 信息技术:扩展信息功能的技术 三、信息技术的意义 农业、工业时代的 社会生产工具 四、人才培养 科学发展观 * * 钟义信 北京邮电大学 智能研究中心 古代 近代 现代 支持的 社会生产力 物质 人力 工具 动力 工具 智能 工具 农业社会生产力 工业社会生产力 表征性 工具 表征性 资源 能量 信息 表征性 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技术 能量科学技术 信息科学技术 时代 扩展的 能力 体质 体力 智力 信息社会生产力 信息社会的科学概念 社会生产关系准则 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生产力/生产工具准则 文明前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社会 智能工具与信息功能 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思维器官 效应器官 外部世界 信息获取 信息传递 信息认知和再生 信息传递 信息施效 信息 知识 智能策略 智能行为 信息 新观念: 由二元科学观发展成为三元科学观 新方法: 分解分析的还原方法走向分析综合的互动方法 精确—非精确,确定—不确定, 客观—主观与客观,形式—形式与内容, 可逆—不可逆,对称—非对称,线性—非线性,… 二、什么是信息技术 什么是现代信息技术? C: Computer Technology CC: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3C: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 Control 3C’: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 Consumer 3C”: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 Content 3C”’: Computer + Communication + Chip 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思维器官 效应器官 感测-识别 通信-存储 计算-智能 通信-存储 控制-显示 外部世界 信息获取 信息传递 信息认知和再生 信息传递 信息施效 信息 知识 智能 Intranet 应用形态: 大规模智能信息网络 公用 通信网络平台 感测 智能 存储 控制 专用信息系统 专用信息系统 Intranet 劳动对象 劳动者 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 人力工具 劳动者 动力工具 观察工具 镰刀锄头 家庭占有 农业时代 工业时代 机车机床 团体占有 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工具 感测-识别 通信-存储 计算-智能 通信-存储 控制-显示 智能 工具 智能 信息 网络 劳动者 劳动对象 社会占有 感测-识别 通信-存储 计算-智能 通信-存储 控制-显示 劳动者 劳动对象 与马克思的预见不谋而合! “随着大工业的充分发展,劳动者不再是生产流程的一个环节, 而是站在生产流程的旁边,对生产流程进行管理和监督”。 感测-识别 通信-存储 计算-智能 通信-存储 控制-显示 系统集成 机械、电子、光电子、生物电子、 信号信息处理 语言、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态、环境、体育 政治、哲学、经济、法律、管理、心理、美学、交往 信息 技术 知识 技术 基础 知识 基础 知识 社会 知识 信息类专业的合理知识结构 阶段 特征 特征含义解释 教育学特征 学前 模仿 具备自然人的初等功能 行为示范 潜移默化 小学 启蒙 由自然人向文明人转化 循循善诱 引导入门 中学 奠基 继承已有文明初等成果 理解知识 规范思维 大学 建构 未来创新能力初步建构 掌握方法 积累能力 硕士 成型 初步形成专业发展能力 面向问题 独立求解 博士 深造 在前沿课题上创新实践 直面前沿 志在创新 工作 发展 坚持终生学习不断发展 自主学习 自主发展 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 创造力三要素 科学 能力 想象 活力 激情 动力 高屋建瓴 软硬集群 德厚情深 主要缺点 1. 教育观念:以古为训,不许逾矩(创新) 2. 教育思想:分而治之(有要素,无系统) 3. 教育方法:结论为纲,“天衣无缝”,无新可创 4. 教育模式:无系统实践;有知识,缺能力 其它的缺点 1. 接口不良(小-中-大、课间、校-社) 2. 教学过细,磨灭了消化能力和创造精神 3. 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进步;重理论轻实践 4. 手段落后,效率低,时间利用率低 现有教育的缺陷 教育观念 面向未来 面向挑战 激励创新 教育思想 培养有特色有创造力的领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