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二战进程与胜利.pptVIP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30年代的国际关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争进程 (二)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苏德战争爆发及苏军初期严重失利的原因 1941年夏秋红军的保卫战与莫斯科战役 日本南进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德、意、日的殖民统治和欧亚人民的反抗斗争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三) 战争的战略转折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从斯大林格勒会战到库尔斯克会战 北非战场的胜利和意大利退出战争 中途岛海战和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德黑兰会议与《开罗宣言》 战略反攻与第二战场开辟 雅尔塔会议与德国投降 波茨坦会议与日本无条件投降 战略判断失误说 美国军方首脑军事思想落后,认为日本绝不敢冒犯珍珠港,坚持认为在夺取制海权的斗争中的力量是战列舰,对当时正处在以战列舰为中心的海上作战向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海上作战方式转化时期认识不足,宣称珍珠港在“日本舰队有效射程之外”。特别是在地点判断上,美军方认为日本仍可能北上进攻苏联,即使南进,也将首先对东南亚地开刀。虽然对日本远程突袭珍珠港这一可能性有所估计,如格鲁的电报等,但美国军方首脑始终不相信这会成为现实。在临战前一二个月的关键时刻,美国军方和罗斯福总统本人对日本军队的冒险能力和战争方向都做了错误的估计。 1943年6月5日库尔斯克战役开始 库尔斯克战役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德军为了夺取苏德战场的主动权,于1942年夏天实施“堡垒”进攻战役,发动库尔斯克会战,对苏军库尔斯克突出部实施钳形向心突击,妄图制造一个“德国的斯大林格勒”,扭转颓势,不料遭到更大的失败。至8月23日德军攻势被击退。苏军乘胜追击,在三个多月里向西推进400-450公里,解放了包括哈尔科夫、基辅在内的162个城市。库尔斯克会战以后,德军彻底丧失了反击能力,?德军完全处于防守和退却的境地。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等20多个国家正式加人反法西斯战争,国际关系进一步发生变化。经罗斯福提议,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加、澳。印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告各国政府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对抗法西斯国家,保证互相合作,不与敌国单独停战或媾和。嗣后又有对个国家陆续加人。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以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质上互相支援,对加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为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基础。 ? 由于反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占据多数,这一联盟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和要求。然而,这一联盟拥有特定的目标,具有“应急”的性质,各国在反法西斯的共同目标之外还坚持追求不同的利益,因而联盟内部一直充满着矛盾和冲突,战争中期主要围绕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展开,战争后期则集中表现在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上。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之初,联盟成员国处于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不论在亚洲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或是北非战场,都处于退却和防御的态势。然而经过1942年的三大战役--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和阿拉曼战役,战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 (三)战争的转折与德黑兰会议 从斯大林格勒会战到库尔斯克会战 1942年4月,希特勒发布军事命令,决定发动夏季攻势,实现巴巴罗萨计划规定的目标。但是当时德军实力有限,希特勒不得不放弃全线进攻的计划,采取先南后北、逐次进攻的方式,集中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于是爆发了斯大林格勒会战。? ?? 该地战略地位 斯大林格勒原名察里津,拥有60万人口,座落在伏尔加河西岸,由北向南延伸数十里,是苏联南方最重要的工业中心,南北交通的枢纽,也是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德军如果占领了斯大林格勒,既可以切断苏联中部同南方的联系,占领高加索石油区,顿河和库班的肥沃原野,又可迂回东北,包抄莫斯科,进取西伯利亚。 同时希特勒还想分兵伊朗,出波斯湾,与日军会师印度洋。希特勒认为,占领斯大林格勒对德国“有决定意义”,关系到法西斯的存亡。 双方的兵力对比与会战的进程 德国方面:用第6集团军主攻。第6集团军下辖6个军,共18个师,约25万人,坦克740辆,火炮和迫击炮7500门,由第4航空队1200架飞机进行支援。 苏联方面:用于斯大林格勒方面的是62、63集团军,共12个师,约16万人。另有2200门大炮和迫击炮,400辆坦克。空军第8集团军有飞机454架。此外远程航空兵有150-200架轰炸机对其进行支援。 斯大林格勒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可分为两个时期:即苏军的防御时期和苏军的反攻时期。 防御时期(7月7日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