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商中抗拒行为的类型与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咨商中抗拒行为的类型与形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幫助研究者在進行正式研究之前,認識抗拒的類型與原因、家暴加害人的特 質及相關研究,並據此進行前導研究;當研究者整理個人的經驗、訪談研究參與者, 及對兩位諮商師之理解進行綜合討論時,發覺有許多抗拒的理解超出原有文獻探討之 範圍,因此再增加相關文獻,以達到研究結果與文獻對話之目的。本章主要探討案主 在諮商中抗拒的理論基礎,以及家暴加害人的相關研究,全章共分為二節,第一節為 諮商中抗拒行為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第二節為家暴加害人在諮商中的抗拒行為與 相關研究。 第一節 諮商中抗拒行為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本節主要由諮商中抗拒行為的理論與相關研究著手,分別探討下列主題:一、諮 商中抗拒行為的類型與形成原因;二、諮商中抗拒行為的處理策略及步驟;三、諮商 中抗拒行為的相關研究。 一、諮商中抗拒行為的類型與形成原因 不同學者對案主在諮商中出現抗拒的看法以及對抗拒行為的分類不同,如心理分 析強調情感淨化的重要性,認知行為學派則強調問題解決策略,某學派的抗拒案主, 在另一學派看來則是沒有問題(Leahy ,2001) 。雖然不同理論對案主抗拒行為有不同 的解釋,但案主抗拒行為的特徵,不論以語言或非語言方式的呈現方式卻有共通性 (Otani ,1989a) 。以下便簡短介紹各學派與學者,對於案主在諮商中抗拒行為的類型, 以及出現抗拒行為的原因。 (一)精神分析學派 1.Freud 的看法 Freud 在 1920 年代之前,從地形學模式(topographical model )開始討論抗拒, 認為抗拒是案主在意識層面為了反抗潛意識回想起與性有關的材料而出現的行為,是 案主自主意識下的行為。但 1920 年代之後,Freud 將抗拒視為結構模式(structural model ),認為抗拒來自案主的前意識或潛意識的自我功能之中,大部份的抗拒是來自 潛意識層面(Dewald ,1982) 。 Freud(1914/1957)在歇斯底里症的研究(The studies on hysteria )與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最先提出抗拒的概念,因其在心理分析的自由聯想時,發現 案主在潛意識裡壓抑焦慮與令人生氣的記憶,因為這些記憶可能造成案主痛苦或焦 慮,為了減少焦慮的產生,案主使用防衛機制來控制焦慮浮現,因此,抗拒可看成是 種焦慮控制(Anxiety control)的方式。 7 Frued 指出抗拒就是反抗,即案主在分析的程序或過程中出現反對的行為,如自 由聯想時產生阻礙、干擾案主獲得洞察、違反案主自我中想改變的目標,以及其他被 認為是抗拒的行為,他認為抗拒在治療中是有正向功能的,案主的抗拒根基於潛意識 之中,壓抑了思考與感覺,案主無法意識到自己使用抗拒來排除威脅物,其實是種讓 自己繼續生活下去的能力(Ellis ,1995 ;Greenson ,1972 ;Leahy ,2001) 。 他指出一些在分析過程中最典型、明顯的抗拒行為,包括沈默、無話可說或不想 說話、說話內容缺乏情感、完全與自己的情感隔離、案主在會談中的姿勢(不動或躁 動)、談論主題固定在過去、談論瑣事或外在事件、迴避感到痛苦的主題、會談程序 過於僵化、使用專有名詞、枯燥無味的談話或口頭禪、遲到、缺席或忘了付費、缺乏 夢境內容、案主覺得無聊、有秘密不說、直接展現(acting out )、神化或詆毀治療師、 太多快樂時光、案主沒有改變、在會談前出各種狀況以及未被提及的抗拒等行為表現 (Greenson ,1972 ;Leahy ,2001) 。 Freud 認為移情是最容易且最有力量的抗拒行為,他也曾提到抗拒可能由治療師 的錯誤而來。Freud (1926)在壓抑、症狀與焦慮(Inhibitions, symptoms and anxiety ) 一書中將抗拒的原因分成五大類,前三種抗拒由自我(ego )而來,後二種抗拒分別 來自本我(id )與超我(superego ),分別是(1)壓抑型抗拒(resistance of repression ); (2)移情抗拒(resistance of transference );(3)因病獲益(secondary gains );(4)本能型抗 拒(r

文档评论(0)

yanchu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