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开大学医学院课程教学志.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开大学医学院课程教学志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进 程 时间分配、教学法及手段 课程:第四章 血液(一)(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血液的渗透压及其生理意义、红细胞的特性及生理功能。 2.熟悉:血液的理化特性及生理意义、红细胞的生成调节。 3.了解:血细胞的生成、数量、血细胞的生理功能。 授课主要内容: 1.概述 血液与内环境稳态 血液的形成、血液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功能: 运输功能、缓冲作用、传递信息 血 液 的 基本组成 血液的理化特性 颜色 全血为红色,决定于Hb含O2量 血浆为淡黄色,决定于Hb分解产物——胆红素的含量 比重 全血——1.050~1.060,取决于RBC数量 血浆——1.025~1.030,决定于血浆蛋白含量。 血液的粘滞度 全血——水的4~5倍,取决于RBC数量 血浆——水的1.6~2.4倍,决定于血浆蛋白含量。 渗透压 血浆总渗透压 = 血浆晶体渗透压 + 胶渗压 (313mOsm)(电解质)(蛋白质) 血浆渗透压的作用 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 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pH 正常值:7.35~7.45 pH = pKa+log [HCO3-] / [ H2CO3] =6.1+log24/1.2=6.1+log20/1=7.4 即血浆pH主要取决于[HCO3-] / [ H2CO3]的比值 2.红细胞生理 (1)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双凹圆碟形,直径约7-8μm容积约为90μm3 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 红细胞沉降率和悬浮稳定性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功能:运输O2和CO2。 (3)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原料:VB12、叶酸、铁、蛋白质等 红细胞生成的过程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EPO反馈性调节红细胞的生成(如下图所示) EPO作用于晚期的红系祖细胞。功能:⊕红系祖细胞分裂分化为红细母细胞,⊕有核RBC分裂,⊕Hb合成,⊕骨髓释放成熟RBC入血。 大失血、贫血、PO2↓→缺氧→肾内对PO2敏感感受器细胞含O2量↓→乳酸↑→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AMP↑→⊕EPO合成释放↑→⊕骨髓造血功能→血中RBC↑→运输O2的能力↑→改善缺氧状态 (4)红细胞的寿命与破坏 RBC的平均寿命是120天。 衰老→变形能力→通过微小孔隙困难→滞留在脾内→MΦ吞噬——血管外破坏。衰老→脆性↑→变形时易破碎→血流湍急处因机械冲击而破损——血管内破坏。 3.白细胞生理 (1)白细胞的分类与数量 表4-1 血液中各类细胞的正常值 分 类 绝对数(×109/L) 百分比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 0.04-0.5 1-5 (分叶核) 2.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2-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 0.0-1.0 0-1 单核细胞 0.12-0.8 3-8 淋巴细胞 0.8-4.0 20-40 白细胞总数 4.0-10.0 (2)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3)白细胞的生成与调节 4.血小板生理 (1)血小板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正常的血小板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平均直径2-4um。血小板是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 正常成年人PLT数量:(100-300)×109/L。 血小板有维护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随时沉着于血管壁→填补内皮细胞脱落留下的空隙;融合入血管内皮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修复作用。 (2)血小板的生成与调节 (3)血小板的破坏 Powerpoint 幻灯片辅助教学; 强化英文专业词汇; (1学时) (0.5学时) (0.5学时) (15) (10) 重点、难点: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血浆渗透压及其作用 1 (略) - EPO生成部位←O2感受器 血O2分压 红细胞总量 促红细胞生成素 干细胞 → BFU-E → CFU-E → 红系前体细胞 核酸合成 Hb合成 合成 120d 0 大 量 摄 取 铁 7 EPO 血 液 骨 髓 成熟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原红细胞 红系祖细胞 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可用来表示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能力 能使悬浮于其中的RBC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盐溶液——等张溶液 RBC在1小时内下降的距离来表示RBC沉降的速度,称为RBC沉降率(ESR)。正常时RBC下沉非常缓慢,说明RBC有一定的悬浮稳定性。 ESR加快主要由于发生了红细胞叠连→RBC表面积/容积↓→下沉时与血浆的摩擦力↓→下沉阻力↓→ESR↑ 白蛋白使RBC叠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