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张天翼的《华威先生》.ppt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天翼的《华威先生》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 二、张天翼的《华威先生》 (一)作者介绍: 张天翼(1906-1985),原名张元定,祖籍湖南湘乡,生于南京。 他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是左联时期涌现出来的现实主义讽刺作家。他善于用轻松明快的笔调、讽刺与幽默的手法,暴露和讽刺生活中的庸俗、可笑和罪恶。写有《从空虚到充实》、《畸人集》、《速写三篇》等12本短篇小说集,《清明时节》、《鬼土日记》等中长篇小说。 他又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写有《大林和小林》和《秃秃大王》等长篇童话、小说《罗文应的故事》、童话《宝葫芦的秘密》等。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二)小说分析 1、《华威先生》主题: 小说通过对华威先生匆匆忙忙以相同的方式,相 同的发言,出席各种各样的会议,对各种组织进行所 谓“领导”的描写,讽刺了只对限制和控制抗日工作 的“领导”感兴趣,而对加强和促进抗日的实际工作 不感兴趣的国民党官僚政客。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2、华威先生的形象及其意义 (1) 华威先生的形象: ①“领导迷”: 他是文化界抗敌总会属于国民党方面的一个领导成员。 各种团体他都要去做领导。小说写到的难民救济会、工 人抗战协会、伤兵工作团、通俗文艺研究会等团体,甚 至连战时保婴会这个妇女界的组织,他也硬要进去当个 委员,去进行领导。他认为没有他的领导,就是非法团 体,就是秘密行动,要查背景。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②“开会迷”: 华威先生的领导工作就是忙于参加各团体的会。他 每会必到,每到必发表他的领导意见,一天到晚忙忙碌 碌参加了无数的会,似乎够辛苦的,但他的领导意见是 千篇一律。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2)华威先生形象的意义 ①就其特定意义而言,它反映了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限制、控制群众抗日活动的政策。对华威先生讽刺就是对国民党这一政策的揭露和讽刺,就是对国民党政客的揭露和讽刺。 ②就其普遍性意义而言,它讽刺了那些“领导迷”、“开会迷”和官僚。千方百计要当领导,挂了许多组织的领导之名,却不做实际工作;整天泡在各种会议里发指示,讲的全是套话和空话;混迹于官场交际应酬中吃喝玩乐而乐此不疲;自己不干工作别人干了却要寻衅问罪。凡此种种都并非华威先生那个时代所独有。而只要还有上述现象存在,华威先生形象就具有现实生命力。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三)艺术特色 1、小说是一篇人物速写,不注重曲折复杂的情节, 而只是粗笔勾勒和精心安排了几个具有漫画意味的 场面,逐层剥去人物的伪装,显示其本质。 写了三个会议、两次发怒。 中文系《文学欣赏与创作》课题组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