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中国教师教育网
说出下列人物的事迹及对你的启示 大禹— 岳飞— 林则徐—— 孙中山—— 雷锋—— 任长霞—— 一、民族精神的内容: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为什么 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 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亟待弘扬 和培育民族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加强社会主义建设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怎么做)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需要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作用; ②需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③需要博采各民族之长,充分汲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营养; ④需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民族精神的教育; ⑤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新政初中:宋青山 三过家门而不入 精忠报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祸福避趋之 天下为公 为人民服务 一心为公(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 能否用具体人物或事件加以说明 中国的脊梁对于我们民族的发展壮大有哪些作用? 这一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 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当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 “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 等,成为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的旗帜。 民族精神的作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b) 红军飞夺泸定桥 井岗山会师 延安抗日 杨利伟 邰丽华 刘翔 文花枝 马云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民族精神 雷锋精神 大庆精神 抗洪精神 奥运精神 创业精神 抗非典精神 时代精神的含义 中国人民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今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水平,不 仅要看其经济总量,军 事实力等硬实力,还要 看民族精神、道德情 操等软实力因素。随着 我国改 革开放的进一步 深入,人民的思想观念、 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部分人在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上出现了混乱,理想信念淡漠,思想道德滑坡,甚至在一些党员干部中还出现了腐败现象”。 选择题: 1.下列哪些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①与时俱进,以人为本②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③依法办事,面向未来 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A① ② B ①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2.我们在全社会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使之成为全国人民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这是因为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弘扬民族精神 ② 民族精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 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弘扬民族精神 ④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A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材料分析题(2008年台州市中考题目) 一、汶川大地震时刻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为此,搜狐网正在制作网页——“中国加油”。请你一起参与。 『加油中国』2008年5月19日,举国同悲,山河共泣。三分钟默哀后,天安门广场上的数万名群众久久不愿离去,所有人共同呼喊着“汶川挺住”“中国加油” 问:“中国加油”迸发出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它将产生怎样的作用? 二、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遭遇8级地震特大灾害。灾害后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抗震救灾批示,共和国总理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各级政府紧急动员,广大党员率先垂范。华夏大地立刻形成有序的“全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