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语文【高教版】职业模块(工科类)教学设计:最后一片常春藤叶.docVIP

2016语文【高教版】职业模块(工科类)教学设计:最后一片常春藤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语文【高教版】职业模块(工科类)教学设计:最后一片常春藤叶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 ( 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 2.能认识建立精神的支点对人生的重要性。树立职业理想,培养执着信念,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 教学重点 理解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作用。 ( 教学难点 1.体味欧·亨利式的结尾的妙处。 2.树立职业理想,培养执着信念,学习主人公“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 ( 教学方法 品读法、启发引导、问题探究法 ( 教学工具 多媒体 ( 教学课时 两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失业后,心情糟透了。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他找到了镇上的牧师。 牧师听完了他的诉说,把他带进一个古旧的小屋,屋子里唯一的一张桌上放着一杯水。牧师微笑着说:“看这只杯子,它已经放在这儿很久了,几乎每天都有灰尘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他认真思索,像是要看穿这杯子。他忽然说:“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杯子底了。”牧师赞同地点点头:“年轻人,生活中烦心的事很多,有些你越想忘掉越不易忘掉,那就记住它好了。就像这杯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整杯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而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 通往理想的人生路上会有许多坎坷,我们可以通过沉淀自己使我们的胸怀更加宽广,走出困境创造辉煌。在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沉淀自己,使我们像文中的苏艾和老贝尔曼一样用心去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么我们生命中就始终有一片永不凋谢的常春藤叶。 二、作者介绍 欧·亨利,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他一生穷困潦倒,接触过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300多篇小说。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例如《警察与赞美诗》(1906)和《麦琪的礼物》(1906)等就以巧妙的构思,复杂的情节和意外的结局,加强了小人物被捉弄的悲剧效果。这种写作方法对后人影响颇大,他也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也是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之一。 三、阅读文章,整体把握 引导学生注意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人物、情节,阅读的时候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研读。 (一)引导学生从环境、人物、情节角度进行概括总结 1.环境:社会下层艺术家聚居的小区、古色古香、穷苦。 2.人物:贝尔曼、琼珊、苏艾、医生——社会底层的小人物。 3.情节:贝尔曼画最后的常春藤叶而挽救了把生命寄托在落叶上的琼珊。 (二)让学生找出时间线索和人物、情节的对应关系。 情节的发展离不开时间的变化,那么大家下面找出有关时间的句子,并且注意和这一时间有关的人和事。 明确:整个故事发生在四天里。 十一月:琼珊病倒; 第一天:琼珊病重;贝尔曼画叶; 第二天:琼珊病危,贝尔曼生病; 第三天:琼珊转好,贝尔曼住院; 第四天:琼珊脱险,贝尔曼去世。 这里有两条线索,学生对于琼珊病情的那条线索很容易通过老师引导找出,但是对于贝尔曼何时画藤叶则需要老师启发学生从最后一段医生的话里找出。 (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是由什么将其串在一起的呢? 明确:正是这片常春藤叶才将琼珊和贝尔曼联系到了一起。 对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会答到“苏艾”上,但是如果不是常春藤叶,仅有苏艾并不能使情节得以发展,推动情节的关键正是这最后一片叶子。 四、重点梳理,难点突破 (一)讨论:是谁挽救了琼珊? 1.在琼珊几乎要放弃自己的生命的时候,在她以为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的时候,到底是谁挽救了琼珊? 明确: (1)贝尔曼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墙上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给琼珊带来生命的希望,鼓舞她活下去。 (2)苏艾 无微不至地照顾琼珊,鼓励她,用她的友谊温暖琼珊。 (3)医生 尽力医治琼珊的病。 (4)琼珊自己 在琼珊得肺炎病危的时刻,医生说“她的病只有一成希望,”“那一成希望在于她自己要不要活下去”。虽然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作用很大,但是琼珊如果真的不想活下去的话,即使有这片叶子也无济于事。琼珊的康复仅有最后一片叶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琼珊自己的力量来战胜病魔。因为在生与死、抗争与屈服之间,需要自己树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得胜。 琼珊病愈需要她自己坚定的信念,需要医生精湛的医术,也需要苏艾的精心呵护,还需要老贝尔曼以生命为代价画出的藤叶的精神支持。 2.贝尔曼、苏艾、医生,这些人都不是琼珊的亲人,那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使得他们走到一起来,共同挽救了琼珊呢? 明确:用一个字概括是爱,是一种对他人无私的关爱之情,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至爱真情。 (二)讨论:琼珊的精神支柱? 1.这些人中,谁起了关键的作用?为什么? 明确:贝尔曼。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