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服装产业的影响
* 网络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服装产业的影响 Current Situation Of Garment Industry In Internet Economy 10服饰品设计与营销(1)班 服装产业经济学 指导老师:孙虹 2008年爆发至今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陷入经济衰退困境,发达国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趋于理性。我国数量庞大的服装外贸企业以低成本和数量取胜的出口高增长受困于此次危机。同时,国内服装消费市场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步入品牌消费时代。商家们大力挖掘和培育市场渠道,网购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应运而生。中国的网购市场不但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反而逆势上扬。一些通过互联网推广业务的公司的服装品牌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完全利用网络营销的服装品牌凡客诚品(Vancl);报喜鸟的网络品牌BONO;整合线下和线上立体营销的李宁(Lining)、阿迪达斯(Adidas)和耐克(Nike)等;利用淘宝网开旗舰店的优衣库(Uniqlo)等。 网络市场背景 一、我国服装业网购市场的成长空间巨大 1.从网络用户渗透率分析 网络用户(简称网民)渗透率指标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北美、亚洲的韩国和日本的网民渗透率都在75%以上;欧洲网民渗透率超过50%以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简称CNNIC)统计,截至2010年6月,我国网民已经突破4亿人,网购用户规模达到1.42亿人,网络用户的渗透率提升至33.8%。与互联网发达地区相比较,我国的网络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成长空间巨大。 一:我国服装业在网络经济中的发展现状 2.从服装网购的市场规模分析 我国的网购用户随着网民数量的基数扩大而增多,2009年我国网购用户规模扩大到8 788万人,大约1/4网民是网购用户。在欧美和韩国等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网民网购比例已经超过2/3。并且,我国网购用户的客单价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据瑞士银行(简称瑞银)统计,如200年,美国网购用户平均每人消费额约447美元,而我国只有13.9美元。即使在现有4亿网民的基数上发展,中国网络消费的市场空间也相当可观。 美国网购市场的发展远比我国要成熟。如图1所示,我国服装网络市场交易规模和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我国服装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年增长率远大于美国。 2009年调查数据(表1)显示,我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现状如下。真正在互联网上推广服装品牌的企业只有400家左右,进行网络直销的企业更少。拥有独立网站的约2.2万家企业,大部分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和中级阶段。 表1我国服装业运用电子商务的现状 发达地区网络经济发展较成熟,各种网络商业模式发展较均衡,各个行业的B2C发展都较为繁荣。我国传统服装品牌从2009年开始爆发式地关注电子商务,到2010年前100名的服装品牌企业已经有60%设立了电子商务部门。传统服装品牌的网上经营还有待进一步普及。 3.从传统服装品牌网上经营的普及率分析 从2007年开始,服饰类超过数码类成为网购交易量最大的商品品类。网购服装消费者约占全部网购消费者数量的2/3,网购消费者在网上购买服装的金额占到了全部服装消费额的1/4,而且随着网民网购服装经验的增加和企业运营的内外环境成熟,网购服装的金额占比也会逐渐提高。 我国网络购物的配套环境,如网络法规、物流配送、在线支付和客户服务等环节都在不断完善中,正在努力缩短和发达国家的距离,且有网购的国内与国外市场相互交叉融合的趋势(如百度和日本乐天的合作、淘宝和日本雅虎的联手合作等)。同时,我国各大网络购物网站致力打造更加简易的购物平台,网购的门槛越来越低,这都为网购市场的快速发展铺平道路。 4.我国服装网购市场未来几年的市场发展趋势 如图2所示,我国服装电子商务正处于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在快速增长。2008年以来,B2C的服装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尤其快速。 综上所述,近几年我国服装的网络购物市场发展势头强劲,正在逐步向较成熟的市场迈进。 二、我国服装业网购市场的特点 目前服装网购市场属于垄断竞争市场,该市场有如下特点:同一行业中存在许多厂商;每个厂商的产品存在差异;生产要素较易流动;替代竞争激烈。 据亚太地区互联网研究同盟(简称APIRA)统计,中国大部分数字化消费来自35岁及以下人群,主要是中学生、大学生和年轻白领,占中国网民总数6%的年轻白领,互联网渗透率高达99%,日均上网时间为4 h,紧随其后的是大学生,网购比例为39%。2008年据有关统计所示,我国服装网购的主力人群是20~30岁的网民,占比超过70%;31~40岁,占比23.8%。 1.我国服装网购的主力是年轻白领和大学生 如图3所示,在互联网较发达国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