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论泰山、上古神山与生死
Lingnan University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ersity
神話與文學論文選輯 Collection of Theses on
2006-2007
Myth in Literature
2007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 論泰山、上古神
山與生死
李洛旻
Follow this and additional works at : .hk/chin_proj_3
Recommended Citation
李洛旻 (2007)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論泰山、上古神山與生死。輯於《神話與文學論文選輯 2006-2007 》(頁169-
176)。檢自: .hk/chin_proj_3/5
This Article is brought to you for ree and open access by the 神話與文學論文選輯 Collection of Theses on Myth in Literature at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ersity. It has been accepted for inclusion in 2006-2007 by an authorized administrator of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ersity.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論泰山、上古神山與生死
劉禹鍚〈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以為山因有仙而名。蓋嘗考因
山名而有仙、或因有仙而山名,即若究先有蛋抑或先有雞。然名山藏仙之說不鮮
見。《說文》仙字曰仚:「仚,人在山上貌,从人从山。」又《釋名‧釋長幼》:「老
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又子瞻〈前赤壁賦〉云:「飄飄乎如遺世
獨立,羽化而登仙。 」余觀此三條,可知上古「仙」、「人」、「山」、「壽」相提而
論。人因壽而入山,果為仙,其入山之舉曰「登」。
余謂山仙之說,乃上古之人托生死於高山耳。錢賓四先生謂人生而知性,第
一要緊當是死去問題。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亦云因有死
亡,方證自身之真實存在。先知死而後知生,猶嬰孩先識哭而後識笑。先民見山,
崇其「峻極於天」,以為山即天也。按《周易‧大畜‧系辭》有「天在山中」條,
後顧炎武《日知錄》引:「張湛注《列子》曰: 『自地以上皆天也。』故曰『天在
1
山中』。」 古者既以山為天,故山有群神聚焉。《史記‧封禪書》曰:「或曰: 『自
2
古以雍州積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諸神祠皆聚云』」 是也。古者亦以
為山即與鬼神溝通之地。《禮記‧禮運》:「 山川所以儐鬼神也。」儐者接也。按
《楚辭‧大司命》:「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御陰陽。吾與君兮齊速,導帝之兮九
3
岡。 」 《楚辭‧九歌》為頌神之音,有司命之神,又分大少,大司命掌生死,
少司命理生育。戰國時視山為儐大司命處,辭中所謂「御陰陽」者,即其治生死
4 5
之能也。袁珂亦謂山與樹乃通天之徑, 《山海經》載登葆山有群巫上下於山,
靈山十巫上下采藥即是;6 《搜神記》亦多有扣樹而登仙境之事,若胡母班,亦
能見泰山治鬼之信仰。7 另按泰勒「萬物有靈論」,其信條有二,一曰信所有生
1 轉引自呂宗力、欒保群編:《中國民間諸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 年)上卷,頁 326 。
2 見[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 (北京:中華
書局,1982 年) 卷 28 ,頁1359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