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临秋歌谣之诗乐艺术
李臨秋歌謠之詩樂藝術
張窈慈
摘 要
一九三○年代為台灣史上台語歌謠蓬勃發展的時期。李臨秋的台語歌詞創作
經今人整理有近二百首之多 ,分別於戰前和戰後發表歌詞作品,他曾自稱他的作
品為「七分俗,三分雅」,其內容涵括吟詠當時描寫愛情的苦澀,婚姻的不美滿 ,
吟詠青春的美好 ,表現對人生的感慨 ,陳述離別的無奈,生活的剪影 ,對人物形
象的描繪,闡述懷舊的情感等題材,頗具有反映當時的時代意義。其歌曲則由鄧
雨賢、王雲峰、蘇桐 、姚讚福、廖欽崧、王塗生等人創作 ,或少數採以新詞舊調
的方式演唱 ,或作為電影配詞與樂 。本論文筆者擬探討其詞作與樂曲的編配情
形 ,歌手的詮釋 ,詩樂流傳的情況 ,以說明李臨秋一九三○年代之後的歌詞創作
與詩樂編曲的藝術 。
【關鍵詞】
李臨秋 、詩樂 、臺灣歌謠
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1
壹 、前 言
一九○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李臨秋生於台北,大龍峒學校畢業,因進入永樂
座服務而與影劇歌唱結緣,開始為流行歌曲作詞。一九三○年代正為台灣史上台
語歌謠蓬勃發展的時期。一九三二年時 ,李臨秋初試啼聲 ,即一鳴驚人 ;次年 ,
創作〈望春風〉時 ,呈現出日據時期當地人民的心聲。於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二日
病逝於大稻埕家中。李臨秋的台語歌詞創作經今人整理有近二百首之多,灌錄成
唱片者有一百八十多首,分別於戰前和戰後發表歌詞作品,他自稱他的作品為「七
分俗,三分雅」,其內容涵括吟詠當時愛情的苦澀,青春的美好,對 人生的感慨 ,
離別的無奈 ,生活的剪影 ,懷舊的情感等題材 ,頗具有反映當時的時代意義。其
歌曲則由鄧雨賢、王雲峰、蘇桐 、姚讚福、廖欽崧、王塗生等人創作 ,或少數採
以新詞舊調的方式演唱,或作為電影配詞與樂。本論文筆者擬探討其詞作與樂曲
的編配情形,歌手的詮釋 ,詩樂流傳的情況,以說明李臨秋一九三○年代之後的
歌詞創作與詩樂編曲的藝術 。
貳 、三○年代的台語歌壇
一九三二年之後的八年間,唱片界興起一股台語歌曲的創作風 ,各家唱片公
司紛紛聘雇詞曲作家,培養了一批文采豐富的創作者。這群歌謠界的作詞健將 ,
有出身文藝運動的陳君玉,來自永樂劇場的李臨秋、周添旺等,他們都由公學校、
中學畢業。最大的共通點 ,就是他們都出身於大稻埕 、艋舺 ,俗稱 「城外」。相
對於日本人聚集的 「城內」,是當時台灣人北上打拼叢集之處 ,商行往來 ,交陳
本土與外來、傳統與新穎的都市特質,衝擊詞人各樣情思。商賈洋行頻繁的大稻
埕 ,林立著如古倫美亞、博友樂、泰平等唱片公司 ,幾乎掌握最新的流行訊息 ,
許多歌詞裡的場景都是出自此地 ,大稻埕因而被稱為 「台灣流行歌的發祥地」,
不少第一代本土詞曲家都是在這裡被發掘的,他們大多是出身於大稻埕、艋舺的
文藝作家,兼具都市與民間的文學性格,大稻埕也就成為三○年代的台灣文學聖
1
地 。
2
當時的作曲家有鄧雨賢 、王雲峰 、蘇桐 、姚讚福 、廖欽崧與王塗生等人。
鄧雨賢作曲的樂曲,包括〈一個紅蛋〉、〈對花〉、〈你害我〉、〈我愛你〉其一、〈慰
問袋〉、〈四季紅〉、〈對獨枕〉、〈處女花〉。其中 〈對獨枕〉、〈處女花〉為有目無
1 何明瑞製作:《那個年代,那首歌台灣歌謠》(台北:光華傳播事業公司,2007 年 10 月)頁23 。
2 鄭恆隆、郭麗娟著 :《台灣歌謠臉譜》「鄧雨賢 ,一九○六年七月二十一日生於桃園龍潭 ,祖籍
新竹芎林,是客家人 ,三歲隨父親遷居台北,就此定居台北。九歲入台灣總督府台北師範學校,
在學期間就展現才華,個性內向的他,常藉琴聲架設他與同學溝通的橋樑,曾隨音樂老師一條
滇一郎學習。一九二五年畢業後被分派到台北日新公學校擔任教職。三年後辭去教職,將妻子
和兩歲的長子留在台灣 ,獨自前往日本東京音樂學院深造 ,不久之後 ,返回台灣 ,擔任台中地
方法院翻譯官。不到一年,鄧雨賢又離開了台中地方法院 ,創作音樂的心思和熱情,時時挑動
著他的心弦」(台北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2 年2 月),頁69-70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docx VIP
- 2025年广西公需科目第二套答案.docx VIP
- 设备供货配送方案.docx VIP
-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课件.ppt VIP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二)答案.docx VIP
- 《急诊与灾难医学》全套课件.pptx
- 精通版五年级英语上册Lesson3_教学课件.ppt VIP
- 农村公路畅通工程质量检测方案(第三方检测及交工验收).docx VIP
- 《现代农业发展》课件.ppt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