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豫地密码·省直管县-大河报-永城
豫地密码·省直管县-大河报2014.0328-0402
10个省直管县(市)的地名怎么来的?长垣的名字真的与一道墙有关?邓州的“邓”与五谷丰登的“登”曾经是一个意思?鹿邑为何自古就把鹿当成吉祥物……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探寻河南地名密码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河南自古就是华夏祖先眷顾的宜居之地。
也正因为这份特殊的缘分,河南成为中华根亲文化之根。记得专访“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先生时的一则小故事。长于台湾的曾先生说,几年前他第一次踏足河南,饭刚到口里,整个人都怔住了,这不是小时候外婆做菜才有的味道吗?这个几乎快要忘记却又那么熟悉的味道,就像一条时光金线,把他的思绪瞬间拽回儿时。与外婆在一起的那些月朗星稀的夜晚,她曾无数次唠叨:“咱河洛郎的根儿在河南”。
又岂止是曾先生,这几年不管是走到伦敦、米兰,还是悉尼、纽约,只要碰到华人,只要说到来处,他们都会充满热情地给你讲起一串串与中原的渊源,说得最多的依然是根在河南。
这当然是无法漠视的历史: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三皇五帝”,大多出自或主要活动在河南;前100个中华大姓中,78个能在这里找到源头,河南是全球华人华侨和客家人的祖根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游子们这些带着亲情味的嘘寒问暖,何尝不是他们在对家乡人倾诉着一个个美丽的乡愁呢?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从哪里出发!
曾经,我们的祖先在这里精耕细作,才有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风雨变迁,今天,历史的车轮行进在从未有过的快速轨道上,如何发展,才能让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住乡愁”?
城镇化是新一届中央政府力推的改革举措之一。城镇化绝不是简单的圈地和盖楼,必须以人为本。要通过“绿色、集约、智能、低碳”等举措,让这片祖地的宜居指数持续攀升。
在省委直接领导下,从2014年开始,河南在巩义市、兰考县、汝州市、滑县、长垣县、邓州市、永城市、固始县、鹿邑县、新蔡县等10个县(市)实行全面直管制度,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有益探索。
翻开历史的图册,被直管的10个县(市)都曾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过深深的足印。然而,上下5000年,你是否想过为什么直到今天,他们仍然还在用着先祖赋予的名字:长垣真的与一道墙有关?邓州的“邓”与五谷丰登的“登”曾经是一个意思吗?鹿邑为何自古就把鹿当成吉祥物?这些名字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名字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和文化密码?
从去年11月份开始,本报出版已超十年之久的大型文化品牌栏目《厚重河南》再出发,兵分十路,翻史料、寻古迹、访专家,实地采写,重新用新闻人的眼光去探寻这些“豫地密码”。
诚然,按学术的观点,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在生活、生产、相互交往联系中对不同地理实体进行识别赋予的一种代号。这些代号,是不是更像人类文明的基因?它在串起历史与现在、故乡与他乡的同时,也一直紧紧维系着人们的乡愁与情感。也因为它的存在,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窗外,空旷淡蓝,院里的树木开始从冬眠中苏醒,地里的小草一棵棵撑着腰、扭着脖,争先恐后地要绿出一道初春的幕景。“豫地密码·省直管县”之摧而不毁“永远之城”引子城,是古人居住的基本体。一城文化半城诗。只要有城,就会有人居住。有人居住,就会有故事,有记忆,有历史。永城的历史非常值得人们去了解。
永城市居于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自古就是进出中原的战略要地,素有“豫东明珠”之称。该地砀山北峙,浍水南环,东接淮徐,西连梁宋,闭关则两河锁钥,设险则西楚咽喉。虽偏邑之舆图,实豫东之门户。
永城市史志办主任王绍杰告诉我,永城属淮河流域,居黄淮平原腹地,境内有豫东唯一山麓芒砀山,浍河、包河、沱河、王引河等贯穿全境注入淮河。连霍高速、永登高速横穿市境,位于淮海经济区中心,是国家东引西进战略的桥头堡。
永城置城设县,始于公元610年,1996年撤县设市,2014年1月1日起实行由省全面直管。
永城又有着哪些故事和记忆呢?王绍杰说,永城早在5000多年前已有先民聚居,繁衍生息。王油坊遗址、造律台遗址、芒砀山汉代礼制建筑基址,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之地、隐王陈胜埋骨之地等,是汉兴之地、能源之都、面粉之城、生态之市、长寿之乡。
炀帝金口永城之名
相较于河南其他一些古地名,永城这个名字出现比较晚——隋大业六年(610年),中央政府将彭城(今江苏徐州)、睢阳(今商丘市睢阳区)二郡之地各划出一块,在此置县,正式命名为永城县。最早永城县城的位置在今西城区东北一公里许古城赵庄一带。唐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又将县城迁至马甫城(今西城区城关镇一带)。
永城,这个名字究竟有何来历呢?
我查了查史料,永城得名,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个说法比较“八卦”,说是永城之名与隋炀帝有关。上世纪八十年代《河南青年》曾连载过一篇文章《河南省县名由来》,对于永城是这样介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力资源管理课后答案德斯勒.docx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之第九讲实现新闻传播权利与社会责任的统一.docx VIP
- 国际航运管理 全套课件.PPT VIP
- 财务共享服务教学课件4第四章 费用报销流程.pptx VIP
- 手术患者意外伤害预防.ppt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7年级上册整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广告理论与实务:各类广告媒介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第1课 课题一《课外生活小调查·周末生活我采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浙教版.docx VIP
- 广告理论与实务:印刷媒体广告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