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2012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学案:4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歌变式探究
人教版2012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学案:4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歌变式探究 学案4 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歌变式探究 本考点在近年的高考中是高频考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2010年高考,全国共18种试卷,全部考查了本考点。在这些试卷中,除北京卷与上海卷各有一道客观选择题外,其他试卷均为主观题,一般设两小题。2009年高考也全部考查了本考点。可见,诗歌鉴赏试题是高考热点题型,主观题为本考点的经典题型。 本考点一般赋分8—10分。 1.下面是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题中的相关常识表,请在空缺处填写相关的 内容。 1 诗歌数量 命制题数 考查角度1 考查角度2 赋分数 2 内容 技巧 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题常识 8 2.下列意象在古代诗歌中经常象征怎样的感情? “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⑴柳: ⑵燕: ⑶水: ⑷月: ⑸杜鹃: “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燕子”具有眷恋旧巢的习性,常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水”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水”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蕴涵边人的悲愁,蕴涵情感的无奈,蕴涵时空的永恒。 “杜鹃”和哀怨、思归相关;渲染孤馆的哀怨之情,传达出诗人的 哀怨思乡之情。 【解析】这是诗歌阅读中鉴赏诗歌形象时必须要掌握的常见意象,对准确把握诗歌情感、评价作者观点态度有重要意义。 本热点题型的主要特点有:①每套试卷选择一首古代诗歌作为鉴赏材料,所选诗歌淡化背景,难度适中,一般为考生平时没有见过的诗歌。②每首诗歌设计两道鉴赏试题,一道从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方面命题,一道从鉴赏诗歌艺术技巧方面命题。③答案要点既相对集中,又逐渐向开放性延展。 热点题型 一首两题式主观鉴赏题 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解析】本题要抓住几个关键词。“别”,自然是分别、告别。和谁告别?在哪里告别?结合“度陇西”“绕阵”“依山”等词,不难看出,这应该是属于回忆性的写法。 【例1】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的题目。[2010年高考全国课标卷] 雨 雪 曲 江 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 (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 在今甘肃东部。 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解析】词语的表达作用,一方面要扣住该词语表达了怎样的意义,比如“天寒”“地暗”写的是天气的特点,自然突出的是天气的寒冷,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还应该考虑到该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从结句可以归纳出来。 雨 雪 曲 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⑵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⑴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确传统意象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燕子经年梦”较难理解。 【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2010年高考辽宁卷]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9试题解析2010 8.ppt
- ch2wyf门电路.ppt
- GenerationGap英文版.ppt
- ch3wyf组合逻辑电路.ppt
- Holidays英文版.ppt
- ch5wyf时序逻辑电路.ppt
- iPad产品介绍.ppt
- lec10 操作系统.ppt
- Leisure time英文版.ppt
- LOVE英文版.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