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作物及耕作方法对土壤丝状真菌生物量的影响 - 生态环境学报.pdf

覆盖作物及耕作方法对土壤丝状真菌生物量的影响 - 生态环境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6): 2287-2293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覆盖作物及耕作方法对土壤丝状真菌生物量的影响 1* 2 2 1 1 昭日格图 ,陆洪省 ,李桂江 ,小松崎将一 ,太田宽行 1.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茨城大学农学部,日本 300-0306 ;2. 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青岛 山东 266510 摘要:以日本国立大学法人茨城大学农学部田间科学教育研究中心附属农场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季节(2004 年5 月、10 月 和2005 年5 月、10 月)对农田采取旋耕、梨耕和免耕处理,并在每一耕作处理区分别种植黑麦(Secale cereale L.) 、毛野豌 豆( Vicia villosa Roth)和杂草(休闲处理对照区),来研究覆盖作物及耕作方法对土壤中真菌生物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 在免耕处理区,覆盖黑麦、毛野豌豆和杂草的土壤表层(0~10 cm )中,其真菌的生物量均分别高于相应覆盖物的深层土壤 (10~30 cm )中真菌的生物量,并且覆盖黑麦的土壤表层中真菌的生物量比覆盖毛野豌豆的高很多,在2004 年5 月和10 月 测得的土壤表层中,覆盖黑麦的真菌生物量分别是覆盖毛野豌豆的 1.2 和1.8 倍,在2005 年5 月和10 月,分别是1.6 和1.2 倍。对旋耕和梨耕处理区,在不同深度的土层和覆盖物的条件下,真菌生物量均没有明显变化。从上述结果,不同的耕作方 式和覆盖不同的作物都会影响土壤中真菌的生物量,并且,免耕和覆盖黑麦相结合,对土壤表层中的真菌生物量影响最为显 著。另外,在不同的土壤层之间,表层中的真菌生物量要高于深层土壤。 关键词:覆盖作物;耕作方法;真菌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S1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 (2009 )06-2287-07 近年,国际上对关于循环型社会构筑问题的认 量[7] ,包括农业有益微生物,如固氮根瘤菌和菌根 知不断提高,特别是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实现备受关 真菌等[8-11] 。但不同耕作方法和覆盖作物的组合对 注。其中,作为“土质改良”“化学肥料的消减” 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特别是对真菌的研究很少。在 [12] 及“农药的消减’的对策技术,覆盖作物和绿肥的利 土壤微生物中真菌占有很大的比例 ,参与着很多 用备受关注。覆盖作物可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 重要的物质代谢过程,如白色腐朽菌 理化性质,保护土壤免遭风蚀和水侵蚀[1-2]。在冬季, (Phanerocheate chrysosporium ),不但对木质素,连 农田覆盖豆科作物能够为来年夏季作物提供氮肥, 难分解的 1,4-二氧杂环己二烯也能完全分解成二氧 而在秋季,覆盖非豆科作物还可以吸收剩余氮肥并 化碳[13] 。另外,占土壤真菌很大比例的 Arbuscule [3] [14] [15] 防止其随地下水流失 。此外,收获后的覆盖作物 菌根菌 对植物的多样性有很大的影响 。除此以 残留体还能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群体的数量和多样 外,还存在能够引起植物病的植物病原菌等的具有 性,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各种各样机能的真菌。所以掌握好真菌的生物量对 同时,微生物群体、数量的增加,反过来会促进土 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肥力及作物生产有着非常重要 [4] 壤结构的更加合理化和土壤营养成分的良性循环 。 的意义。不同种类的真菌,其麦角甾醇(Ergos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