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产酯化酶霉菌和醋酸菌混合发酵初探 -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 2013年第41卷第10期 — 317—
王俊英,侯小歌,张 杰,等.高产酯化酶霉菌和醋酸菌混合发酵初探[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317-319.
高产酯化酶霉菌和醋酸菌混合发酵初探
1 1 1 2 2 1
王俊英 ,侯小歌 ,张 杰 ,李学思 ,李绍亮 ,胡炳义
(1.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南周口466001;2.河南省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鹿邑477265)
摘要:以宋河酒曲中分离得到的高产酯化酶霉菌和醋酸菌为菌种进行混合发酵。以酯化酶活性为考察指标,选择
混菌比例、接种量、初始pH值、生长温度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混菌发酵条件。结果表
明:最优混菌发酵条件为混菌比例4∶2、初始pH值6、温度28℃、接种量8%,最高酶活可达31.79U/mL。
关键词:霉菌;醋酸菌;酯化酶;混菌发酵
中图分类号:TQ9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3)10-0317-03
酯化酶别称酯酶,是脂肪酶、酯合成酶、磷酸酯酶的统称。 复合酯化酶菌剂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在适当条件下,酯化酶可直接催化酸与醇合成酯,大大加快反
1 材料与方法
应速度,缩短白酒的发酵周期,提高出酒率与优质品率,实现
[1-2]
普通白酒向优质酒转化 。产生酯化酶的微生物包括细 1.1 材料
菌、丝状真菌、酵母等。其中,霉菌酯酶因具有活性高、生产成 1.1.1 菌株来源 霉菌,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发酵工程
本低、固体发酵操作简便等优点得以广泛应用。醋酸菌发酵 实验室,编号为 13。醋酸菌,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发酵
过程中产生的醋酸是白酒的主要香味成分,同时也是丁酸、己 #
工程实验室,编号为1OAB3。
[3]
酸及其酯类的前提物 。酯化酶的反应特性不仅与酯化菌 1.1.2 主要试剂 环己烷、乙醇、己酸、无水硫酸钠、酚酞、乙
有关,且相同的酯化酶对不同酸的合成能力也不一样。目前 醇、氢氧化钠。
已有关于多菌种混合发酵在食品发酵、新型资源及能源开发 [10]
1.1.3 培养基 霉菌活化培养基(查氏) :硝酸钠0.3%,
[4-9]
利用、促进产物转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报道 。本 硫酸亚铁0.001%,硫酸镁0.05%,磷酸氢二钾0.1%,氯化钾
试验探究宋河酒曲中霉菌和醋酸菌混合发酵的条件,旨在为 0.05%,蔗糖 3%,琼脂 1.5% ~2%,pH值自然,0.1MPa、
121℃灭菌30min。醋酸菌活化培养基[11-12]:酵母膏 1%,
收稿日期:2013-03-28 葡萄糖1%,琼脂2%,碳酸钙2%(单独灭菌,倒平板前加),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编号:2010B180031); 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2%(使用前加入),0.1MPa、121℃
周口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孵化专项(编号:2011-zknufh-01);周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