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内酯及蟾毒配基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 北京大学学报 .pdf

雷公藤内酯及蟾毒配基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 北京大学学报 .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雷公藤内酯及蟾毒配基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 北京大学学报

北 京 大 学 学 报 ( 医 学 版 ) ·$’ · SGTF)U GJ NOVWFL TFWXOAWMI(:O)UM: AKWOFKOA )! X0 %*! F0 ! J@. ’##( ·工作综述 · 雷公藤内酯及蟾毒配基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研究进展 叶! 敏,宁黎丽,占纪勋,郭洪祝,果德安!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北京! ###$% ) [关键词]生物转化;雷公藤内酯;蟾毒配基;抗肿瘤药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生物转化(./012345602731/04 )是利用生物体系或其产生 采用生物转化技术,对多类天然产物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 的酶对外源性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的生物化学过程,其本质 究,期望得到一些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衍生物。 为酶催化反应[,’ ]。生物转化反应具有选择性强,催化效率 本文主要介绍近两年我们针对雷公藤内酯和蟾毒配基类化 高,反应条件温和,反应类型多,以及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且 合物进行生物转化研究取得的最新研究结果。 往往可用于催化有机合成方法难以完成的化学反应,易于得 ! 雷公藤二萜的生物转化 到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因此,生物转化技术作为合成方法的 有力补充,已成为有机化学家的重要研究工具之一。目前采 雷公藤二萜是卫矛科植物雷公藤 !#$ %’(#)* +#,- ./## 用生物转化技术已获得了大量新颖的化学结构,包括很多天 :00; 6 的主要有效成分,属松香烷型二萜,多数具有 ,,不 ! 然产物衍生物,为新药的研制与开发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先导 饱和内酯结构[( ]。雷公藤二萜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生 化合物。有的生物转化反应还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规模,创 育、抗肿瘤等多种显著的生理活性,但由于肾毒性大,其临床 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 应用一直受到限制[9 ,* ]。本研究组试图采用生物转化技术 生物转化在药学研究领域的另一重要应用是作为药物 对雷公藤的主要成分雷公藤甲素(又称雷公藤内酯或雷公藤 体内代谢研究的模型[( 8 * ] 内酯醇, 。药物的体内代谢产物在生物样 12/=10/?@ ,! )和雷公藤内酯酮(12/=104/?@ ,# )进行结 品中大多含量很低,且杂质干扰严重,其分离纯化与结构鉴 构修饰,以期得到高效低毒的衍生物。 定均较困难。目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很多药物的微生物转化 ! ! 雷公藤甲素的生物转化 产物与其人体、大鼠的代谢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微生物 利用长春花和桔梗植物细胞悬浮体系对雷公藤甲素(! ) 转化产物的分离过程则相对简单,且可实现较大量的产物制 进行生物转化,得到相同的转化产物雷公藤内酯三醇($ ,图 备,因此可利用生物转化技术辅助鉴定药物代谢的微量乃至 [+ ] ) 。 痕量产物,并可大量制备以作深入的研究。 从% 株微生物中筛选出短刺小克银汉霉0)11#1(23*,4 天然产物的结构比较复杂,分子中往往有多个手性中 ,3 5,367,313 )A % B+# 对雷公藤甲素(! )进行生物转化(图 心,采用化学方法对其进行结构修饰有时会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