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诗必看】现代诗陌生化的美学意义
??现代诗“陌生化”的美学意义一、“陌生化”的内容(一)“陌生化”的定义?英国现代诗人威·休·奥登曾说:“一个平庸诗人与杰出诗人不同的是:前者只能唤起我们对许多事物既有的感觉;后者则能使我们如梦初醒地发现从未经验过的感觉。”可以断言,这里的所谓“如梦初醒地发现从未经验过的感觉,”对于读者来说,是一种陌生的感觉。这种陌生的感觉在德国现代剧作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布莱希特那里叫做“陌生化效果”。什么叫陌生化?布莱希特下的定义是:“把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陌生化的反应是这样一种反应:它能使人认识对象,但同时又使它产生陌生之感。”从审美角度看,对于诗人所创作出来的一种明确而又不为人们所熟悉的角度去表现经验中的普通客体——即,使审美主体(读者)产生陌生化效果的审美客体(诗),它必然和审美主体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为读者阅读诗的期待视野腾出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说,诗之于读者能否产生“陌生化效果”,不仅是平庸诗人与伟大诗人的重要区别,也是非诗与诗的重要区别。正因为如此,真正的诗人都十分注重诗的“陌生化效果”;如雪莱所言:“诗剥去笼罩在世界隐蔽在美容上的面纱,使熟悉的事物变成仿佛不熟悉的。”?(二)“陌生化”的重要意义?感觉的钝化“能吞噬作品、服装、家具、自己的妻子和战争的恐惧感”(什克洛夫斯基语),为此俄国形式主义学派提出了“陌生化”的理论主张。诗的题材和内容并不是“陌生化”所关注的对象,因为诗歌不拘泥于“事物的本相”的真实度,恰恰相反,它是对“事物的本相”的超越和飞翔,真正看到世界而不是糊里糊涂地承认它。这里的所谓“看到”,换言之,指的是经由我们称之为心的东西能摸到的。要臻于此境,感性的陌生化是至关重要的,它既是对旧有感性定势的叛逆,也是对旧有感性积淀的超越。感性部分陌生化是唤醒人们重温曾经经历过的感觉;感性全息陌生化是引领人们挥霍从未经历过的感觉。作为极致,感性全息陌生化是诗人怀着原始感受性之纯净心境,不以别人的目光或自己第二次见到的目光打量事物,而是以第一次见到的目光打量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生活,唯有这样,诗人才有可能进入人与世界及其关系的本真状态中去,抵达汩汩的生命本源,从而获得比高峰体验更浓重的原初体验。故而,感性全息陌生化冲洗出来的底片——诗作,必然趋于以致吻合海德格尔的著名论断:“诗是给存在的第一次命名,是给万物的第一次命名。”感性全息陌生化与日常通讯语言水火不相容:后者手执概念和逻辑大棒,对宇宙万事万物及其秩序编码、约定,它舍弃直接感知和隐匿世间事物表象的真实——而“直接感知和隐匿世间事物表象的真实”,正是前者所赖以存活的血浆。但感性全息陌生化又必得通过日常通讯语言这座桥梁才能营造诗歌的圣殿——诗歌文本。对于水与火两者来说,诗歌文本是水中的火焰、火里的波涛。瓦雷里说过,“诗并不因为曾经活过而要死亡,它明确预定要从灰烬中重生,而且保持它原来的样子”。所谓“灰烬”,可以理解为日常通讯语言毁灭后的废墟。诗性语言是涅盘的凤凰,它必然呈现全息陌生化状态——之于诗的唯一语源。诗歌文本产生于感性与语言的全息陌生化双向同构的中途,凹现的是与喧嚣的可感现实相对立的非真实的梦幻景观,它弥漫着非人间的气息但又是最人间的,它的根,抵达人类原始的居之筑。“我们人类在大地上存在的那种方式,就是居。作为一个人,意味着一个在大地上有生有死的生灵,这便是居。”(海德格尔语)——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原始的居之筑不是造房建屋,造房建屋只是一种日常之筑,是人类栖居大地的根部拱出地面的朝露。而人类栖居大地的根,即人类原始的居之筑,它是诗之筑。难怪海德格尔极力推崇荷尔德林的一句诗并把它变成了他的全部诗学的精髓——人功德丰盈,但他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的结论是:诗,作为原始的居之筑说明了居在本质上乃是诗意的,只有诗意才能保证人本真地生存与栖居。但何谓“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亦有深刻见解:“只要仁爱之惠临尚存,人将常常地以神性度测自身。只要此种度测出现,人将据诗意之本质而诗化。只要诗化呈现,人将人性地栖居大地上。”据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类的健康天性(包括生命向力和愿望)得以最丰沛最完美的凸显,这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内蕴;诗是其外化形式。人类的诗意正在萎缩得越来越贫瘠,甚至使曾经敲响的20世纪末的钟声更加苍凉。那苍凉的钟声呵,一圈一圈把贫瘠的诗意从人类身心上敲落。在世纪的空间里,诗人捡拾物象捡拾飘零的黄叶,在上面写下一行一行诗,试图描绘乌托邦和指示出奇迹,但,诗人的操作过程不也是一种乌托邦吗?个中至少有两个内在原因:其一是人类的五官感觉日趋退化,现代人的诗歌思维远不如最合适诗歌操作的原始人的原始思维发达。原始思维能打破一切阻碍感知和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