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练习1216.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地理练习1216

区域地理练习 12.16 一.选择题 1.甲、丙所在大洲分别为( ) A.非洲 大洋洲 B.非洲 南美洲 C.欧洲 亚洲 D.北美洲 亚洲 2.图示纬线穿越乙所在的著名海峡是( )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英吉利海峡 D.白令海峡 图是两组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B.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C.甲、乙两省以河流为界D.丙、丁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4.对在甲、乙两省旅行常见地貌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 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B.地表崎岖,谷深坡陡 C.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D.平原为主,丘陵间杂 读下图回答下题。 5.有关图示大洲与大洋关系及所处半球的正确叙述是( ) A.濒临两大洋,地跨东西两半球B.濒临两大洋,位于西半球 C.濒临三大洋,地跨南北两半球D.濒临三大洋,位于北半球 6.关于图中所示大洲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地处北温带和北寒带B.有回归线和极圈通过 C.西北、东北及南面均有海峡与其他大洲分开D.南部有三大半岛 读下图,回答下题。 7.四图中属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两侧分属两个大洲,但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图中A、B、C为世界三个国家),完成下列各题。 9.图中A、B两个国家之间的海峡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C.马六甲海峡 D.英吉利海峡 10.图中A、C两处共有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1.甲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2.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A.徐州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D.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13.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14.一艘海轮从伦敦航行至上海,沿最短海上航线(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5.戊处的海底地形是( ) A.大陆架 B.大陆坡C.海岭 D.海沟 1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最有可能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B.乙处表面坡度最缓 C.丙处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 D.丁处对人类来讲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下图是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7.X大陆是( ) A.非洲大陆 B.北美大陆C.南美大陆 D.南极大陆 18.Y大陆是( ) A.亚欧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C.北美大陆 D.南美大陆 19.有关甲、乙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山的东侧是东北平原B.甲山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乙山与我国1月0 ℃ 等温线大致吻合D.乙山是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南极昆仑站选址在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高程4087米。它标志着我国的南极考察将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关键的跨越式发展。回答下列各题。 20.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 ) A.西北 B.西南C.东北 D.东南 21.为了保护南极环境,各国科考站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利用当地优势能源,未来南极可大力发展的能源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水能 D.煤炭 22.这里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最主要原因是( ) A.多暴风雪 B.高寒缺氧 C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