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外的小孩是如何学琴的
国外的小孩是如何学琴的-看看澳大利亚的孩子们
10月 21, 2007 作者: HYPERLINK /author/torain/ \o torain 发布 torain
国外的小孩是如何学琴的-看看澳大利亚的孩子们
??
2007-01-09 23:50:18
大中小
宝贝已经4岁了,让她学习什么乐器好呢?不期望她当什么音乐家,只是希望培养她的一点艺术细胞。正好看到一篇文章,对我触动挺大。决定春暖花开之时,送她去学小提琴。
???以下是丁芷诺教授考查欧美后的谈话:
??美国并没有像我们这样的音乐附中附小,他们那里学音乐的途径是多元化的。他们有大学音乐系(对文化的要求较高,如哈佛,印地安那大学);音乐学院(有偏重表演演奏的朱丽亚,曼哈顿音乐学院,也有偏重理论的曼纳斯音乐学等);中学阶段的音乐学习主要是中学的各种音乐活动、乐队、考级,或铃木教学法等;也有少数音乐学院设有周末预备班,但预备班只负责专业音乐教育,文化学习在外校就读,如小提琴家美岛莉,萨拉张等是这样出来的。
??欧洲的音乐学院有悠久的历史,如巴黎音乐学院、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慕尼黑音乐学院等,他们也并没有附中附小,但他们的音乐教育有很好的传统,家庭音乐氛围较为普遍,几家合起来搞一场音乐会是很常见的,学校的音乐水准也较高。除学校的音乐教育外,暑期音乐节、大师班在美国和欧洲是非常普遍的,这种学习与演出相结合的形式,成为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
看看澳大利亚的小孩子是怎样学琴吧!?
蔡春生(厦门开元区少年宫小提琴老师,现定居澳大利亚)
我在厦门开元区少年宫教了13年的小提琴,在澳洲又教了15年的小提琴。我的经历让我有机会较深入地了解澳洲儿童小提琴教学的一些情况,同时又能和15年前的中国的情况相比较。我知道我没有资格来和中国现在的情况相比较。中国在过去15年里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想提琴教学也不例外。
我觉得中澳的提琴教学各有千秋。值得相互取长补短
第一点,澳洲的提琴教学是多元化的,真的是百花齐放。澳洲是一个移民的国家。居住在澳洲的是从世界各地来的移民。从不同国家移民到澳洲的提琴家,提琴老师把他们在自己国家的传统习惯,教学法,不同的想法带到不同一个地方。以我们学校为例。我们学校有三个提琴老师,我是在中国长大在中国受教育的。Julia是在澳洲和英国接受教育,还有另一个提琴老师Mary则是瑞士人。我们学校的三个钢琴老师一个是匈牙利人,一个是俄国人,一个是本地人。我们在一起工作都很愉快。相互之间我们学到了许多不同的观念,观点,教学法等。各个不同门类的老师都较能容纳他人的新观点,新主张,新方法。澳洲的整个教学环境要比中国宽松。我这里说的是个教育界的大环境。比如小学里没有教科书。老师根据教学大钢自己组织教材。我有一个好朋友的孩子从中国来澳洲读小学。每天回家都没有作业,也不见他带课本回家。起先以为是孩子懒惰。后来才了解到澳洲小学是没有教科书的。澳洲的好处是:老师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可以根据各个地区不同孩子们情况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材。碰到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老师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碰到懒惰的老师,学生则学不到多少东西。中国的传统是一元化的。比如全国统一教材,全国统考,学校,老师都要严格地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去办。
第二点,我要介绍的是澳洲老师的花样多,我刚到澳洲不久时有一位同事告诉过我一句话。她说:勤学生,懒老师,懒学生勤老师。她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教的是一些很勤奋刻苦学习的学生,你会很轻松,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考虑如何来教这些学生,如果你的学生是一些不那么用功的学生,你就要花脑筋去想怎么让这些孩子更容易地学好,怎样让他们有兴趣,有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勤奋起来,也就是说,怎么教,变得很重要。我们这位同事是在教过一些很勤奋的亚洲学生后说出这个体会的。一般来说澳洲小孩子没有中国孩子那样听话,那样刻苦学习。我自己也有同样有体会,现有我讲讲我刚到澳洲时的故事。我刚到澳洲时从报上看到一个广告,说是某女子私校要聘一名提琴教师,于是我就去应聘,我战胜了十几名本地的提琴老师获得了这份工作。这是一份临时工作。因为学校里一名女教师要生孩子,有几个月不能来上课,我是去顶这老师的工作我刚去上班就碰到了许多难题。比如上课时间很短。在中国一堂课是一小时。在这儿是半小时,有的只有20分钟,高年级的学生40分钟一节课。还有二、三个孩子合上一堂半小时的课。二是孩子的学习进度很慢,学生回家很少练琴,一下子我很难适应过来。我当时很需要一份工作。我要保住这份工作,就必须克服这些难题,我必须去适应澳洲的情况。于是我就成了最勤奋的老师。我想方设法让每堂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选择适合的教材,设法让孩子们能在很愉快的气氛里很容易地学好每堂课该学的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