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特钢1高炉护炉实践.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大特钢1高炉护炉实践

方大特钢1#高炉护炉实践张志健 江会清廖永钱 刘涛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摘要:本文针对方大特钢1#高炉炉役后期炉缸侵蚀加剧的状况,通过加强炉缸状态监控、改善入炉原燃料、控制富氧、优化操作制度、炉前出铁制度、含钛炉料等一系列护炉措施,延缓炉缸的进一步侵蚀,在此基础上再建立炉缸水温差异常紧急预案,做到在顺行的基础上护炉,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完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关键词:高炉后期炉缸侵蚀护炉长寿一、前言方大特钢1 号高炉(1050 m3)于 2006年 10月建成投产,至今生产约十年。炉底采用两层半石墨炭砖+两层微孔炭砖+两层陶瓷垫结构,炉缸环碳采用微孔炭砖,2个铁口、20个风口、无渣口。方大特钢1号高炉炉缸炉底结构如下:图1-1 方大特钢1号高炉炉缸炉底结构由图可见,高炉炉缸直径8350mm,炉底采用两层半石墨砖+两层微孔炭砖的结构,共厚2008mm。该高炉炉底采用半石墨炭砖,性能如下:体积密度≥1.6 g/cm3;常温耐压强度≥30MPa;导热系数:室温时≥ 6 W/(m?K),300℃时≥ 9 W/(m?K),600℃时≥12 W/(m?K)。炉缸环碳采用微孔炭砖,环炭砖性能参数:体积密度≥1.6g/cm3;耐压强度≥36MPa;抗折强度≥9MPa;导热系数(600℃)≥10 W/(m?K)。高炉共20个风口,两个铁口,铁口位于炉缸第三段冷却壁处,风口位于炉缸第五段冷却壁处。二、炉缸侵蚀情况目前炉缸三、四层局部冷却壁水温差经常出现偏高现象(往往是单边铁口连续偏浅渣铁未出好或修补大沟长期单边出铁造成),波动部位主要是10#~14#冷却壁(7#、8#风口下方)及28#~32#冷却壁(16#、17#风口下方)。2015年9月6日现场所测方大特钢1号高炉炉缸侧壁水温差最高为1.8℃,达到历史最高值,且水温差最高部位在第2段第27号冷却壁处,此部位的热流强度为炉缸侧壁历史最高热流强度,根据公式计算此时方大特钢1号高炉炉缸侧壁冷却壁热流强度,且认为此时热流强度为炉缸部位历史最高热流强度,炉缸侧壁1~2段、3~4段冷却壁热流强度变化情如图2-1、2-2。热流强度计算公式如下:式中:q——热流强度,J/(s?m2);A——计算部位面积,m2;c——水的比热容,取1kcal/(kg?℃),1kcal=4.18kJ;W——水的流量,kg/s;?t——进出水的温差,℃。图2-1 炉缸侧壁1~2段冷却壁热流强度变化情况图2-2 炉缸侧壁3~4段冷却壁热流强度变化情况根据热流强度及各种参数计算得出的碳砖残厚的计算结果如下表:1号高炉炉缸炭砖残厚计算结果导热系数,W/(m?K)残余厚度,m残余厚度,mm100.288288110.317317120.346346130.374374140.403403150.432432160.461461碳砖侵蚀较严重,为了确保炉缸安全,高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铁口下面炉缸侧壁温度上升,确保了安全稳定生产。三、护炉措施2.1提高炉缸炉底冷却强度1. 通过将炉身上部以上的水量分到炉缸部位,保证炉腹炉腰部位水量不减的前提下增加炉缸水量2. 定期清洗水管3. 炉缸局部水温差上升,及时在该部位及时采取炉壳喷水措施4. 要求动力确保1#高炉中压水压力≥0.50KPa、流量≥4500 m3/h,高压水压力≥1.10KPa、流量≥780m3/h,特别是后期高压水量不够,新增一路高压水专供水温差高的冷却壁。5. 局部冷却壁温度高,改高压水2.2加强炉缸炉底状况监控1. 从接线头处检查热电偶损坏情况,尽可能多的恢复炉缸热电偶2.每两小时准确测量一次炉缸侧壁所有冷却壁的水流量,并同时测量对应的水温差,时刻关注炉缸侧壁水温差变化趋势;3.根据高炉炉缸侧壁冷却壁水流量及水温差测量值,每两小时计算一次炉缸侧壁冷却壁热流强度;4. 加装炉壳温度在线监控5. 加装4个炉缸摄像头,对炉缸炉壳监控2.3调整风口,控制冶炼强度严格控制风压≤380KPa、压差≤165KPa,风温1200~1220度。富氧控制≤2000m3/h且要求均匀稳定使用部分长风口小套加长(505mm→550mm),利用休风机会逐步更换在环碳侵蚀严重部位的风口(7#、8#、16#、17#风口)。2.42、原燃料控制1. 烧结矿(75%±)+球团(25%±)的炉料结构,球团矿尽量以外球为主,稳定高炉炉料结构,确保炉内压差,确保顺行。2. 稳定焦炭和煤粉质量,外部燃料条件变化时,优先1#炉使用质量好的燃料,如干熄焦或外购焦,厂焦热态强度大于60%,反应性小于30%等。3. 减少槽下入炉含粉率,控制矿的料流速度小于40kg/s,焦小于25 kg/s4. 尽可能降低矿及燃料的入炉含硫负荷(4.0kg/t以下),减少对炉缸冲刷;5. 严格控制入炉Zn负荷到0.3~0.55kg/t2.5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