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海南文化
明代海南文化
李勃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要:海南岛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在明代,本岛曾出现惊动全国的文化辉煌。其原因甚多,其中较为重要的,当是明王朝对本岛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关键词:明代 海南岛 文化
关于明代海南文化,目前学术界尚无专文全面探讨。 研究本课题 ,对于对外宣传海南岛的古代文明,提高海南岛的国际地位,让世界了解海南,使海南走向世界,以加快海南的开发建设进程;对于深入发掘海南历史文化,以加快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和发展海南旅游经济;对于提高海南各族人民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对于帮助某些人彻底改变传统偏见——海南岛不是“文化 沙漠”等,无疑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明代海南文化昌盛的表现
以往经常有人说“海南岛是文化沙漠”。意谓海南岛完全没有文化,像沙漠一样苍白。其实,这既
是对文化概念的无知,又是对海南历史的无知。
“文化”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一般指人类在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从广义的“文化”来看,历史上只要有人类居住过的地方,该地区就一定有文化。因为人类为了生存,必然要适应环境,创造出一些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石器工具和茅草房都是原始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或物质文明,而原始宗教、象形文字和符号文字或结绳记事等,则是原始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或精神文明。虽然这些都是较为粗糙的、低级的文化,但它们毕竟是原始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世界上的各个古代民族一般都能创造出这些较为低级的文化。这些低级文化是与人类早期低下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文化有高级文化和低级文化之分,如计算机和手机等都是较为高级的物质文化, 这些高级文化是与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们不能苛求原始人类或古代人类都能创造出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高级文化。由此可知,历史上海南岛只要有人类居住,那么,岛上就一定有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海南岛不是荒岛,自古以来,岛上一直有很多居民。考古资料表明,旧石器时代,海南岛已有人类存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踪迹已遍及全岛各地。1
海南岛是个移民岛,秦代以来,随着中原王朝在海南岛设立地方政权,祖国大陆各地的汉人纷纷迁入本岛。据《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载: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在海南岛设立珠崖、儋耳二郡和十六县,当时岛上入籍的汉族编户已有“户二万三千余”。可见早在西汉时期,汉族已成为岛上的主要居民。因而使中原文化或汉族文化成为海南文化的主流,如海南岛历代科举中式者都是汉人和本岛所有历史文献都是汉文著作等。
海南岛由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在明代,海南文化曾出现昌盛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表现之一,各类学校多。据海南旧志记载,明代海南岛曾设立众多学校,计有:府学(地方官学名,亦称琼州府儒学,明代海南府一级地方政权所立学校)1 所;州学(地方官学名,亦称州儒学,明代海南州一级地方政权所立学校)3所,即儋州学、万州学、崖州学;县学(地方官学名,亦称县儒学,明代海南县一级地方政权所立学校)13所,即琼山县学、澄迈县学、临高县学、定安县学、文昌县学、会同县学、乐会县学、昌化县学、陵水县学、感恩县学、宜伦县学、万宁县学、宁远县学(注:至明英宗正统五年废宜伦、万宁、宁远三县,其学校也随废);社学(古代由官府或乡绅建于乡社间的初级学校)201所,其中琼山县82、澄迈县19、临高县11、定安县3、文昌县8、会同县5、乐会县13、昌化县6、陵水县2、感恩县3、儋州19、万州12、崖州18;义学(古代由官员或乡绅捐款建的免费学校)17所,其中琼山县9、澄迈县2、乐会县1、儋州5;卫学(明代设于卫一级军事编制单位的军队子弟学校,亦称卫儒学,为地方官学之一)1所,即海南卫的“卫学应袭书馆”;所学(明代设于千户所一级军事编制单位的军队子弟学校,属于社学)9所,其中清谰千户所1、万州千户所1、儋州千户所2、昌化千户所2、崖州千户所2、水会千户所1;书院(古代由私人或官府所立讲学、肄业之所)21所,其中琼山县8所(即桐墩书院、同文书院、奇甸书院、西洲书院、崇文书院、石湖书院、粟泉书院、乐古书院),澄迈县2所(即天池书院、秀峰书院),定安县2所(即录漪书院、尚友书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