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章 细菌性皮肤病
脓疱疮(impetigo)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
【诊断】
1.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儿童多见。
2.寻常型脓疱疮皮损为粟粒至黄豆大红斑,表面有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疱壁薄,周围有红晕,破裂后形成糜烂、上面覆蜜黄色痂。可因自我传播向周围蔓延,亦可融合成片,好发于面部尤其口周、鼻孔附近、耳廓及四肢。
3.大疱型脓疱疮皮损为散在性大疱,周围红晕不明显,破裂后形成大片糜烂,干燥后结痂呈清漆状,不易剥去。
4.自觉瘙痒。重症者可伴邻近淋巴结肿大,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5.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脓液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
【鉴别诊断】
1.丘疹型荨麻疹:在风团样红斑上出现丘疹或水疱,好发于四肢、躯干,成批出现,反复发生,瘙痒症状突出。
2.水痘:发疹时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在1~2天内散发全身,主要为绿豆至黄豆大小水疱,同时见红斑、丘疹、水疱、结痂各时期的皮疹,口腔粘膜常受累。
3.湿疹:皮损为多形性,瘙痒较明显,易反复发作。
【治疗】
1.全身治疗:皮损较广泛、严重者及有全身症状者给予敏感的抗生素。
2.局部治疗:以杀菌、消炎、收敛、干燥为原则,常用红霉素、新霉素或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
3.对新生儿脓疱疮。可采用暴露干燥疗法。对深脓疱疮,可先去痂皮,再涂抗生素软膏,以促进溃疡愈合。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
又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或金葡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严重皮肤感染,该型金葡菌可产生表皮松解毒素,直接破坏表皮细胞间桥粒芯蛋白-1型而引起发病。
【诊断】
1.主要见于新生儿。
2.常始发于口腔及眼周,红斑于1~2日内延及躯干及四肢。在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大疱或大片表皮松解现象,局部有疼痛。
3.轻者1~2周皮损干燥结痂痊愈,重者可伴高热、呕吐、腹泻,或并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治疗】
1.及早应用抗生素。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2.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加强支持疗法,如输血等。
3.加强护理,注意保暖。注意口腔和眼部的护理。
毛囊炎(folliculitis)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犯毛囊引起的化脓性炎症。
【诊断】
1.成人多见。好发于头部、颈项部、臀部及外阴部等。
2.皮损为毛囊性炎性丘疹,周围有红晕,顶端渐形成脓疱,大多分批发生,互不融合。脓疱破溃后可排出少量脓血,结成黄痂。
3.自觉轻度痒痛。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治疗】
1.全身治疗:酌情选用抗生素。
2.局部治疗:可涂以2%碘酊或0.5%新霉素等抗生素软膏。
须疮(sycosis)
是发生于胡须部位的化脓性毛囊炎。
【诊断】
1.好发于上唇近鼻部及下颌胡须处。
2.损害为毛囊炎性丘疹或脓疱,中心有须毛贯穿。皮损可孤立亦可簇集。
3.多见于中青年男性。
4.自觉痒、烧灼感或疼痛。
【鉴别诊断】
1.须癣:常发生于下颌及颊部,为簇集性脓疱、水肿及浸润,炎症现象明显,取材镜检可找到真菌。
2.寻常狼疮:有狼疮结节及溃疡,病理组织相有特征性改变。
【治疗】
基本同毛囊炎。平时注意避免剃须时的损伤皮肤。
须部假性毛囊炎(pseudofolliculitis barbae)
为修剃胡须时,将毛的尖端穿透入囊壁内或卷曲于皮内所引起胡须部异物炎症反应。可继发细菌感染。
【诊断】
1.多见于胡须卷曲且经常刮剃者。常发生在颈部两侧或下颌角弓处。
2.皮疹表现为在胡须部位发生的炎症性丘疹、脓疱或结节。严重者可破坏毛囊和残留瘢痕。
【治疗】
1.改变刮剃胡须方法,少剃为宜。
2.可使用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软膏,也可用0.05%~0.1%维甲酸软膏。
秃发性毛囊炎(folliculitis decalvans)
为一种破坏性、留有永久性秃发的毛囊炎,在脓疱中可以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数病人有皮脂溢出或长期脂溢性皮炎的病史。
【诊断】
1.初起为毛囊性红斑、丘疹,后演变为丘疹性脓疱。
2.愈后留有圆形或椭圆形瘢痕,瘢痕四周附近的毛囊又发生散在性大小不等的红斑、脓疱及瘢痕性秃发,以致皮损范围不断地远心性向四周扩大。
3.自觉瘙痒或无任何感觉。
4.病程缓慢,可经过数年或数十年不愈。
5.多见于青壮年男性。
【鉴别诊断】
1.黄癣:皮损形成片状红肿的痈状隆起,有污秽色痂皮,常伴鼠臭味,真菌检查阳性。
2.寻常狼疮:通过病理切片可鉴别。
3.毛囊粘蛋白病:皮损为丘疹斑块或结节,有浸润,通过病理切片可鉴别。
【治疗】
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极严重者可联合所使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可试用夫西地酸(fusidic acid)。
项部瘢痕疙瘩性毛囊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