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城记-成功高中
投稿類別:
藝文類
篇名:
狄更斯的思想與影響
──以《雙城記》為例
作者:
廖欣楷。台北市立成功高中。二年五班
指導老師:
江美儀老師
前言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歷史課學到法國大革命,為更深入瞭解而閱讀了《雙城記》這本書,並藉此了解了當時的人民困苦與恐懼的心理。
在那之後我又對其作者──狄更斯有了更高的興趣,因而開始探討他的個人事蹟與其影響。
二、研究範圍:
1、探討狄更斯的生平背景與其思想之產生與影響。
2、探討《雙城記》一書中的人物與其思想、並就當時社會環境與情節的構成作探究。
三、研究之架構:
1、作者介紹
2、作者思想與作品風格
3、《雙城記》情節簡介
4、《雙城記》人物形象與思想意識
正文
一、作者介紹
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 ,1812年出生於英國朴次茅斯,是海軍職員約翰·狄更斯和伊莉莎白·巴洛所生的第二個孩子。狄更斯5歲時全家就遷居占松(Chatham),10歲時又搬到康登鎮(Camden Town,今屬倫敦)。
狄更斯早年家境小康,小時候曾經在一所私立學校接受過一段時間的教育,但是父母經常大宴賓客,金錢上沒有節制,12歲時,狄更斯的父親就因債務問題而入獄,一家人隨著父親遷至牢房居住,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倫敦一家鞋油場當學徒,每天工作10個小時。或許是由於這段經歷,備嚐艱辛、屈辱,看盡人情冷暖,使得狄更斯的作品更關注底層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態。小說大衛·中,就是描寫了自己這一段遭遇。
不過後來由於父親繼承了一筆遺產而令家庭經濟狀況有所好轉,狄更斯也才有機會重新回到學校。15歲時他從威靈頓學院畢業,隨後進入一家律師行工作,後來又轉入報館,成為一名報導國會辯論的記者。狄更斯並沒有接受很多的正規教育,基本上是靠自學成才。
狄更斯後來成為一名《晨報》的國會記者,專門採訪英國下議院的政策辯論,也時常環遊英倫採訪各種選舉活動。他開始在各刊物上發表文章,並最終收集成《博茲札記》出版,這是他的第一部散文集。但真正使他成名的是1836年出版的《匹克威克外傳》,全書透過匹克威克與三位朋友外出旅行途中的一連串遭遇,描寫了當時英國城鄉的社會問題,一開始這本書並沒有引起太多的焦點,第一年只銷售500冊,到了 1837年春天,《匹克威克外傳》成為英國社會爭相討論的話題,社會上出現了「匹克威克熱」,英國城市的街頭出現各種各樣與匹克威克有關的商品,最後此書成為世界文學的經典名作。
之後狄更斯連續出版了多部廣受歡迎的小說,包括了《孤雛淚》、《尼古拉斯·尼克貝》和《老古玩店》。1841年完成了《巴納比·拉奇》後,狄更斯前往他所嚮往的美國。雖然他在那裡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狄更斯最終依然對那片新大陸感到失望。他在美國的見聞被收入進其在1842年出版的《美國紀行》。
1843年他出版了引起極大反響的小說《小氣財神》,這部小說是他的聖誕故事系列的第一部。隨後他又以自己的美國之行為背景,發表了另一部小說《馬丁·翟述偉》。1844至1846年間狄更斯遊歷了歐陸各國,在旅行期間繼續進行寫作。1849年他出版了自傳題材的小說《塊肉餘生錄》,這部小說的內容與狄更斯的個人經歷有很大關係。狄更斯以後的小說顯得更為尖銳並具批判性,其中比較著名的包括了《荒涼山莊》、《艱難時世》、《小杜麗》、《雙城記》和《遠大前程》等。
1850年,狄更斯創辦了自己的周刊《家常話》,收錄了自己和其他一些作家的小說。1859年另一份刊物《一年四季》也開始發行。狄更斯本人的多部作品都是最先以連載的形式在這兩份刊物上發表的。
狄更斯不僅是一位多產的寫作者,也是一位積極的表演者。他把公眾朗讀會化作兩小時獨角戲劇表演,而「速書」則是他為此所作的準備記錄:在原作上划框,擇要而出,省去枝蔓,偶爾添點新笑話——對這位天才的表演者,人物表情記號是不需要的。狄氏朗讀/演劇會始於1853年12月,至其生命終了,十餘年間行腳遍及大西洋兩岸。「速書」是狄更斯為自己寫的舞台說明,為狄更斯研究和後來的衍生戲劇/影視創作提供了鮮活的參照。
狄更斯一生刻苦勤勉,繁重的勞動和對改革現實的失望,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1870年6月9日狄更斯因腦溢血與世長辭,臨終時他的第一部偵探小說《艾德溫·德魯德之謎》也未能完成。他去世後被安葬在西敏寺的詩人角,他的墓碑上如此寫道:「他是貧窮、受苦與被壓迫人民的同情者;他的去世令世界失去了一位偉大的英國作家。」
二、作者思想探討
狄更斯以消遣又帶誇張的方式看事物,觀點與眾不同。他的寫作極盡寫實細膩,這大概是由於他多愁善感的天性,再加上年輕時期擔任記者時所培養的寫作態度。據說他曾經為了描寫流浪漢,而偽裝成街頭乞丐,親身去體會筆下人物應有的感受和生活。另外,他對於每一項描述,都一在推敲,務求清準、詳實,實在令人佩服不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