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用)
材料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然后在这个关键点上立意行文,即材料的内涵决定了作文的立意。 1、抓准关键词语 当题目所给的材料是一个事例或语段时,要注意找出陈述的对象和最能表现这一对象的关键词语,“陈述对象”限定了概括归纳中心的角度,而“关键词语”则包含、暗示了材料的中心和寓意。 例1、在贝尔之前,爱迪生等科学家已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他们最终认为电话没有使用价值而放弃。可贝尔没有放弃,他将螺母转动了4.1周,改变了电流幅度,从而使电话有了使用价值。所以电话的发明权归贝尔。 例1的陈述对象是贝尔,叙述的主要内容是贝尔发明电话,而在揭示如何发明时突出强调了他的“没有放弃”、“转动了4.1周”。“没有放弃”说明了他与爱迪生的巨大差别、成功关键,微小的“4.1周”则暗示了离成功的距离之近。因此,材料的中心就可确立为永不言弃、切莫功亏一篑等。 2、找准点睛语句 有时题目所给的材料中会用一两句话点出人物、事件的本质,找出了这些画龙点睛的语句也就找到了材料的中心,题目所要求的观点也就容易确立了。 例2、汉钟离到人间传授法术,指导人们如何“点石成金”。人们蜂拥而来求艺,唯独吕洞宾问道:“点石成金之后,金子还会变成石头吗?”汉钟离道:“会,但那是在3000年以后的事情了。”吕洞宾大惊失色:“如果有人3000年以后本想靠着一块金子来度日,但金子却变回了石头,那岂不是害了人家!这法术万万学不得!”吕洞宾拒绝学“点石成金”的法术——他刚一拒绝,便成了仙。 例2、认为本题的中心是眼前与长远,这是不够准确恰当的。从叙述结构来探寻中心就会发现,本材料强调的是吕洞宾拒绝学习法术,“刚一拒绝,便成了仙”,而他拒绝的原因是: “那岂不是害了人家!”可见,这句话才是本材料的核心点,因此材料寓意是:心存善念即圣贤、不可见利忘义、要保持高贵的天性等。 3、揣摩词句含义 在寓言类材料中,有时找出关键词语和点睛语句后,仍难以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内涵,原因常常在于对这些语句的含义没有弄懂吃透,要在对词语的本义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弄清词语在语境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这样才能既紧扣材料又有所拓展,思路开阔。 例3、有一次,一个印度人看到一只蝎子掉进水里团团转,他当即就决定帮它。他伸出他的手指捉它,想把它捞到岸上来。可就在他的手指刚够到蝎子的时候,蝎子猛然蜇了他一下。但这个人还是想救它。他再次伸出手去试图把蝎子捞上来,但蝎子又蜇了他一下。旁边一个人对他说:“蝎子老是这么蜇你,你还救它干什么?”这个印度人说:“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爱是我的天性,我怎么能因为蝎子有蜇人的天性就放弃我的天性呢?” 例3、大家都能知道最后一句是材料的中心句,但大多概括为“永不放弃”、 “不放弃我的天性”,但在作文中常常把“天性”笼统地解释为理想、信念、爱国、顽强、坚韧等,都不是很准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把握词语含义。在这里,“蜇人”比喻的是遇到艰难、挫折、威胁、伤害等,“天性”是指对人关爱、同情、帮助、善良等,所以材料的主旨是:即使受到伤害、艰难,也要保持高贵的仁爱、善良的天性。拟题如保持高贵的天性、让心中的天使飞翔、艰难更显良知的可贵、不失本心等。 4、弄懂材料关系 有时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是两则甚至或多则,这时把握命题的意图的关键在于首先弄清材料之间的关系。近年来高考试题及各地模拟测试中,材料作文多则材料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一是相同关系,一是对比关系。对于相同关系的材料,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就是材料的中心内涵。对于对立关系,要找出它门之间的对立矛盾点,材料的中心内涵常常是矛盾的解决方向和办法。 例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1)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2)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例4种的两则材料是对比关系。第一则强调人多心不齐而坏事,第二则指出人多心齐而成事。可见,人的多少不是材料的关键,矛盾点在于是否心齐。因此,材料的中心是成事根本在于人心要齐、目标一致、同心同德;也可从机制的角度来谈,强调团队建设贵在形成机制,保障目标一致。 例5、花谢与弦断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 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一个它力不胜任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泰戈尔 例5的特点是:材料之间的关系是同一的、并列的,这时要出找出共同点来把握题意,“热烈的爱”、“强弹”是关键词语,突出的是过度、过分。因此,可确立的中心有:做事莫过分、要恰当把握限度、有一种伤害叫做爱等。 5、联系实际立意 在弄清材料确定立意时,需要注意展开联想、联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案例分析与启示.pptx VIP
-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应急管理部13号令)培训.pptx VIP
- 应收账款账期到期提醒台账模板.xls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02《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回目自测(21-40回)(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讲练(统编版必修下册)解析版.docx VIP
- 防护棚安全通道搭设施工方案1.docx VIP
- 街区市集规划案.pptx VIP
- 污水零直排运维台账.docx VIP
- 2025年重庆市永川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pdf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