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5篇 记承天寺夜游
知识梳理 安徽名师预测 末页 目录 首页 文言文部分(课标16篇)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5篇 记承天寺夜游 知识梳理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①户 :这里指门。 ②欣然 :高兴的样子。 ③译文 :(我)脱了衣服想要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于是高兴地动身出门。(’13沈阳) 1. 重点字词句梳理 (2)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①念 :考虑,想到。 ②遂 :于是。 ③译文(画线句)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11山西) (3)相与步于中庭。 ①相与 :共同、一起。 ②中庭 :院里。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①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②藻、荇 :均为水生植物。 ③译文 :庭院的地面像聚积了一潭水,空明清澈,水中像有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松树和柏树枝的影子。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①但 :只是。 ②闲人 :古义为 :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从容流连光景的人。今义为 :没有事情要做的人。 ③译文 :只不过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13齐齐哈尔,’11临沂) (1)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方法是什么?(’11临沂) 2. 问题研究。 答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②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 (2)请谈一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2株洲) 答 :赏月的闲适,被贬官后的淡淡哀愁,面对挫折的豁达。 (3)请写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13海南) 答 :景物描写的句子 : ①月色入户。“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我”寂寞之心,“入户”慰藉“我”,写得自然而生动。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比喻修辞,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的池水,把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比作水草,以动衬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形象逼真地写出月光的皎洁明亮,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清幽宁静的美妙境界。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说说其中包含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11张家界) 答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5)请分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写月色的千古名句的妙处。(’11张家界) 答 :示例:作者在描写月色时用了隐喻的手法,以水喻月,隐去了比喻的本体,不着一个月字。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月色之清;然后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出月色之明;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高手。 (6)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你认为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课后习题) 答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生活中感慨甚多,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月色入户”透露其门庭冷落,“念无与乐者”透露其交游稀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是透露其“闲”。 (7)想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所描绘的情景,并简要分析作者运用比喻的妙处。(课后习题) 答 :把月下之景比成水中之景,以“积水”比“月色”,表现“空明”的特点;以“藻荇”比“竹柏”的影子,写月影的“交横”,非常新颖而又贴切。 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等。 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3. 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本文写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到承天寺寻访好友张怀民,并一起在庭院中漫步赏月的事。文章勾画出一幅澄清幽静的夜景,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乐观的情怀。文章结尾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又流露出作者恬淡悲凉的心情。 4. 文章中心概括。 (1)层次分明。文章虽然只有一段,但从交代时间,到作者的行为,到写景,到抒情点题,脉络清晰可见。 (2)行文自然。作者按照“所想——所为——所见——所感”的顺序来写,一气呵成,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5. 写作特色。 (3)叙事简洁。写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一节时,作者只用“亦未寝”三个字,略去相见时的对话,省了不少笔墨,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紧凑。 (4)写景别致。全文写景只有一句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里先虚后实,暗用了“月光如水”的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ppt
- 2015届高考历史(人教通用)二轮热考主题特色精讲课件:专题四 高考对史学方法的考查方式(含四大专题).ppt
- 2015届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考点突破课件:16+文体表达 考点二 议论文.ppt
- 2015届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考点突破课件:7-2+新闻访谈 考点一 新闻的特征.ppt
- 2015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二单元 第4讲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ppt
- 2015届高考语文【配套课件】:古代诗文第一章文言实词.ppt
- 2015届高考物理【精讲方案】:力与平衡高考题型.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能力提升: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doc
- 2015届高考语文【配套课件】:古代诗文文言文考点综合提升练一.ppt
- 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整合素能培养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