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高三系统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整合提升.ppt

2015级高三系统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整合提升.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级高三系统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整合提升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历 史 菜 单 专 题 整 合 提 升 历史时空再现 1.相同点 (1)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2)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3)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过积极作用。 (4)对后世各朝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专题一 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及趋势 专题归纳整合 2.不同点 比较点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盛行 时代 盛行于西周 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 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前提 周王室势力强大 国家大一统 国家大一统 基础 与宗法制相联 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打破血缘关系,以地域关系为基础 打破血缘关 系,以地域关系为基础 和中央 政府的 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权力、地位可以世袭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郡 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限制 作用 和 影响 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一些积极作 用,但长期以来其分裂势力不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3.趋势 (1)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中央行政官员任命的变化,这是历史的进步,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2)从郡县制到行省制:是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1】 (2012·黄冈期末)“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这里的“中间路线”是指 A.中朝制度       B.郡国并行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 【解析】 周朝实行分封制,秦代实行郡县制,汉代的“中间路线”就是既有封国又有郡县的“郡国并行制”。 【答案】 B 1.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演变 专题二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演变 朝代 阶段 君主专制的演进 地方制度的演进 秦朝 创立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西汉 发展 汉承秦制 郡国并行制 隋唐 完善 三省六部制 后期设节度使 宋朝 加强 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相权 文臣做知州,设通判、转运使 元朝 设中书省、宣政院 行省制度 明朝 强化 废除丞相,设内阁 三司分权 清朝 设南书房;设军机处 2.特点 (1)皇权至上。 (2)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4)宣扬“君权神授”。 (5)文化专制。 (6)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3.趋势 (1)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例2】 (2012·淄博模拟)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解析】 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本题A、B、C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只能说明“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故选D项。 【答案】 D [题型特点] 在题干中引入一些材料创造新的问题情境,结合材料设计选项。考查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由于受“一标多本”的影响,选择题偏重于提供新情境、新材料,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的以“能力立意”为主,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以史为鉴。 解题技巧 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法 [解题技法] (1)一般采用信息推断法: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结合教材知识迁移分析。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排除与材料明显不符的选项或结论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选项。 (2)注意细节:有时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需要完整阅读;有时设问为否定式,需要标记设问关键词;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注意材料中时空限制和材料出处。 【典例】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判断“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