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2 第5节《整体鉴赏古代诗歌》
5.答题示例: (2013·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孤独之感。韦诗以风动竹、鸟惊栖、人独宿表现内心孤独;赵诗以惊鸟无宿暗寓诗旨,含蓄地道出诗人心境的孤独。 不同点:韦诗孤独中又有淡静。皎月悦目,风竹悦耳,恬静怡人。赵诗孤独中更显凄冷。冷月残烛,秋雨寒枝,凄冷袭人。 古代诗歌鉴赏 专题12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五节 整体鉴赏古代诗歌 专题12 考 情 分 析 考 点 梳 理 提 分 技 巧 专 题 训 练 2 3 4 1 考 情 分 析 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的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本章的能力层级为D。 分析《考试大纲》及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 (1)蕴涵哲理、富有情趣的诗歌是命题的首选;清丽淡雅、情景交融的诗歌是命题的主流;短小精悍的抒情诗、充满理趣的山水田园诗和表露深情的送别诗是命题的主要对象。 (2)考查重点主要是形象、炼字(语言)、情感、内容、手法五大方面。诗歌考查总体上仍以主观题为主,个别试卷设置主观表述题,分值与题量基本保持了各地的风貌。 考 点 梳 理 鉴赏古代诗歌一般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读题目 诗歌的标题往往是诗歌的眼睛、灵魂、核心,常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鉴赏时可以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较为准确地理解诗歌。有的诗题点明了诗作所涉及的季节与时令,如唐代杨巨源的《城东早春》;有的诗歌在题目中就直接点明了作品内容涉及的主题或重点,如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有的诗题则确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如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从形式上看,诗的标题往往是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性的文字;一般来说诗题是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想排列的。如对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稍加分析即可知道:时间是“春夜”,地点是“洛城”,事件是“闻笛”。 2.知作者 诗歌鉴赏讲究“知人论世”,即鉴赏诗歌时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所处环境。如陶渊明、王维、孟浩然,他们的诗多表现远离浊世,向往朴素的田园生活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多具有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的风格。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等人的诗多描写戍边将士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同时也包含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之情。杜甫、白居易、李绅等人的诗多关心民生疾苦,感情深沉,风格多沉郁、顿挫、朴素、凝重。 3.看注释 注释是对诗歌写作的说明或提示,它往往隐含着写作的动因、背景等重要信息。诗出有因,其因主要在作者写诗的背景上,我们阅读鉴赏诗歌当然也应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一般情况下,高考卷中的注释不是可有可无的,往往对解题起着关键的作用。 4.找意象 写诗是为了抒情、言志,而情和志是虚的,需要借助于实物来传达,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景或物的自然属性,来联系它所表达的和此物或景有关联的社会属性(即作者的情或志)。而古典诗歌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些意象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社会属性,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典型的意象,把握诗歌的意境和主旨。通过诗中的意象,我们就能拿住诗人跳动的脉搏。 5.明题干 理解了诗歌的大意,然后阅读题干,根据题干对诗的内容或形式来作初步的解读。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如果题干有明确要求,那就要按照题干的要求进行解答,而不能面面俱到。有些鉴赏题目没有明确要求从哪个角度进行鉴赏,只要求写一段鉴赏文字,考生就其中任一方面进行点评、鉴赏都是合乎要求的。 6.写答案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鉴赏的文体归属。鉴赏文字,一般来说是属于议论文的范畴。虽然这段文字未必符合一篇议论文的整体要求,但表达方式、组织结构、语言特色应该尽可能符合议论文的文体特征。因而,那些求新求异的改编类、联想类、引申类文章就不符合本题的要求。 其次,我们应该掌握基本的表述格式。这里的表述格式,对于考生来讲,就是一段文字的组织和表达。鉴赏古代诗歌,我们可以像写一篇议论文一样:先找出论点、论据,然后用合适的论证方法加以证明。 整体鉴赏古代诗歌有以下技巧: (1)推敲诗题,以明意旨。 诗歌的题目可以为我们鉴赏评价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提供重要的信息,阅读时,不可忽视。有些诗可能没有明确的题目,例如“绝句”,但往往会有一个说明性的文字,有些词只有词牌没有词题,却往往有一段小序。这些都不要轻易放过。 (2)知人论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江苏省江阴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反馈物理试题.doc
- 2016届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2016届百校联盟猜题卷(新课标2)—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历史(第七模拟)(解析版).doc
- 2016届语言运用之选用(定稿教师版).doc
- 2016届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政治复习课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教版).ppt
- 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统练自选模块试卷.doc
- 2016届成语误用类型.ppt
- 2016届高三第一轮复习课件_文化生活_第七课_我们的民族精神.ppt
- 2016届高三第三次市统考模拟语文试题.doc
- 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1 实词.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