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高考二模历史
2016年高考二模
历史试题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学者杨奎松历史研究有点像刑警破案,通过种种蛛丝马迹,深入发掘拓展,找到更多的线索,运用逻辑分析和推理,把所有能够掌握到的历史碎片串连拼合起来,最后组成一张相对完整的历史过程图,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发生的经过情形以及原因何在等等,从而揭示一个过去不为人所知,或者被人误读的历史秘密。
A 历史研究是察觉未知的秘密 B 历史研究是获得历史真相
C 历史研究是拼接历史与现实 D 历史研究是追索历史原因
2.“1901年在埃兰古城苏萨(今属于伊朗)发现一个黑色的玄武岩圆柱上端有从太阳神夏马修手中接过权杖的浮雕,下用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282条。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
A 商汤 甲骨文 B 屋大维 拉丁字母
C 汉谟拉比 楔形文字 D 亚历山大大帝 希腊字母
3.《摩奴法典》第八章第二百七十节有这样的记载:“初生的人,假若他们以骂詈的语言侮辱再生的人,那就要断他们的舌头;假若他们举再生人的名或姓出来侮辱,那就要用烧红的铁针插进他的口中;假若婆罗门的指示他不接受,那王者就可以命令用热油灌入他的耳里或口中。”“初生的人”是指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4.“就是在这样一个阶级悬殊的社会里出生,他自己虽是剎帝利的王族,但他并不想用剎帝利的权威去统治人民,压迫人民。相反的,他用慈悲平等的真理,毅然的向阶级森严的社会宣战。”文中“社会”和“他”是指
A 古典时代 苏格拉底 B 共和时代 斯巴达克斯
C 列国时代 释迦牟尼 D 春秋战国 孔子
5.法国学者费奈隆(1651—1715)对雅典民主制度进行的评价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全体雅典居民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②民主制的需求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③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④雅典的民主政治促进了民众交流的频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
A 《十二铜表》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民法大全》
7.公元1000年时,英国人爱尔费里克在《对话集》中这样写道“我到海外去,去买紫色布帛和丝绸,宝石和黄金,彩色衣服和染料,酒类和油类,象牙和黄铜,硫磺和玻璃,以及其他类似的货品。”这些采购品到达西欧的路线最有可能是
A 阿拉伯——中亚——欧洲 B 印度——非洲——西欧
C 中国——阿拉伯——欧洲 D 中国——俄国——欧洲
8.决战的时刻到了穆罕默德在隆隆的炮声中检阅了准备参加最后进攻的精锐部队。他亮开嗓门喊道:我给你们一座建筑宏伟、人口众多的城市世界的中心。你们可以任意劫掠!现在,你们勇敢地冲进城去吧!你们将成为世界上的富翁!
A 公元476年、罗马 B 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
C 公元1258年、巴格达 D 公元1860年、北京
9.下列对欧洲中世纪大学
A 中世纪大学诞生机构与精神的双重变革中世纪大学很早便教会、君王和城市的政治赌注
中世纪大学对于欧洲社会精英的构成与功能均有重大影响
整体文化面貌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将国家掌握土地、没收叛乱贵族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必须服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终身不得世袭。A 西周 封邦建国制 B 拿破仑 民法典
C 法兰克王国 采邑制 D 梭伦 解负令
11.《论语·季氏》有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