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顾野王《玉篇》及《玉篇》对《说文》的匡正论文.pdf
维普资讯
Journa1. Tianzh~g .13No 3
第 l3卷 第 3期 天 中学刊
Jun.1998
1998年 6月
顾野王 《玉篇》及 《玉篇》对 《说文》的匡正
刘 友 朋 高 薇 薇 顿 嵩 元
(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驻马店,463000) (驻 马店地 区教育学院,驻马店.463000)
一 、 顾野王夏其 (玉篇) 才迁黄门侍郎。束人重修 (玉篇)时,谩将野 王两朝 官
顾野王.字希冯,南朝梁吴郡吴 (今 苏州)人。生 职混合为一 (玉籍)成书于大同九年,不能因来人将
于梁武帝天监十八年 (519年) 年 12,随父 到建安 野王两朝官职之误合而疑之。(粱书 ·萧恺传)(附(萧
(今福建省建瓯南),曾撰 (建安地记)二篇,年长,遍观 子显传)后)有一段话可证之。
经史,精记默识.天文地 理,蓍 龟 占候,虫篆奇宇,无所 先是时太学博士顾野王奉令撰 (玉籍),太宗嫌其
不通 梁武帝大同四年 (538年),为太学博士 (太 学 书详略未当,以恺博学,于文字尤善 使更与学士捌
的教官,教太学生)迁中领军 临贺王府记事参军 (王 改。迁中庶于,未拜,徙为吏部郎。太请二年(粱武帝
公府、军府 之佐史.掌书记文翰) 年号,公元 548年),迁御史 中丞。顷之,侯景寇乱,恺
粱亡,^陈。陈文帝天嘉元年 (560年),补撰史 于城内迁侍 中,寻卒官,时年 四十 四。文集并亡逸。
学士 (负责修撰 国史之官),复加招远将军。陈宣帝太 (太宗为梁简文帝 的庙号)
建二年 (570年),迁 国于博士 (在 国子学教 国子生)。 简文帝于太精三年 (549年)五月,即粱武帝饿 死
太建六年,除太子率更令 (掌知漏刻,千石之官),寻领 之后 即位.551年 10月即被侯景致死。萧恺也可能死
大著作,掌国史。后,官至黄 门侍郎 光禄卿(管理宫 于此年。因而,萧恺等人删改 (玉篇),也必在 550年
廷事务),知五札事。陈宣 帝太建十三年 (581年,即 之前 .同时也必在顾野 王于大 同九年 (534年)撰 成
隋文帝开皇元年)卒,年 63,诏赠秘书监,陈后主至德 (玉籍)之后 。
二年(584年),又赠右卫将军 顾野王著(玉篇)的 目的是什 ,厶?据 (玉篇序)说 :
(脒书)本传 日;“野王少以笃学至性知名.在朝无 但微言既绝 大 旨亦乖。故五典三坟,竞开异义 ;六书
过辞失色。观其容貌,似不能言,及其励精力行 ,皆人 八体,今古殊形。或宇各而训同,或文均而释异.百家
所莫及。”由于他聪慧过人 著述甚丰,据 (陈书)本传 所谈,差互不步,宇书卷轴,舛错 尤多。难 用寻求,易
记载,著有 :(玉篇)三十卷,(舆地志)三十卷,(符瑞 生疑惑。猥承 明命 预赞过庭 总会众篇.校 侮隹 群
图十卷,(顾 氏谱传)十卷 t分野枢要)一卷,续‘洞冥 籍,以成一家之制,文字之训备受。
记)-一卷 ,(玄象)一卷 (通史要 略)一百卷,(周史 纪 由此可知,当时他看到古籍 中的文字.在形音 义
传二百卷。清,马国翰 (玉 函山房辑佚书)据陆德 明 诸方面都存有不少 问题,于是 “猥承 明命 ,奉粱武帝
(经典释文)、邢 持 (尔雅疏)二书所引 辑(尔雅音)一 之命 .“总会众篇,校 借隹 群籍”,撰 (玉篇).“成一家
卷。 之制”.使 “差互 、舛错”得到纠正 使 “文字之训备 。
顾野王的著述虽多 ,但流传至今的也只有 (玉篇) 再者,我国最早 的字典是 (说文解字).可它是 以
而已,而母之(玉篇)也远非顾野王所著原貌。 讲字形、讲字的本义为主,不讲引申义.在当时是为应
(玉篇)撰于何时?据宋人重修 (玉篇)时题 日: 今古文之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