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臭氧催化分解异相反应新机理-大学化学-北京大学
第 17 卷 第 6 期 大学化学 2002 年 12 月
臭氧催化分解异相反应新机理
徐四川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实验室 北京 100080)
摘要 极地云表面上的异相反应在春季南极臭氧空洞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
极地云表面上异相反应两个机理 ,其中的新机理同样适用于另外一些凝聚相和表面体系中的异相
反应 。
对于极地臭氧空洞的形成 ,世人极为关切 ,并提出了 10 多种反应机理 。典型的机理如
( )
Crutzen 于 1970 年提出的氮的氧化物 N O 、N O2 等 催化循环损耗臭氧反应 :
O3 + N O O2 + N O2
O + N O2 O2 + N O
净反应 :O3 + O 2O2
又如 M .J . Molina 等提出的氯的氧化物催化循环损耗臭氧反应 :
ClO + ClO Cl O
2 2
Cl O + M Cl + O + M
2 2 2 2
Cl2 + hν 2Cl
2 (Cl + O3 ClO + O2 )
净反应 :2O3 3O2
( )
反应活性的 ClO 和 Cl 自由基可 以转变成活性低的库分子硝酸氯 ClON O 及氯化氢
2
( HCl) 分子 。
然而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 ,臭氧空洞的扩大或缩小随季节及地域而变化 。
Farman 等人 1985 年的观测显示 ,南极大气臭氧总量显著减少 。南极春季的臭氧总量从
( ) ( )
1975 年开始缓慢减少 。在 Halley Bay 76°S ,观测到 1980~1984 年南极春季 10 月 臭氧总量
比 1957~1973 年春季低 30 % ,称之为南极春季臭氧空洞 。观测到的臭氧总量减少 ,远远超出
气候引起 的变化 。在其他季节和南半球非常高的高空没有观测到臭氧 明显的变动 。S
Solomon ,R Garcia ,F S Rowland 和 D J Wuebbles 提供的balloonsonde 臭氧数据表明 ,臭氧变化
被限定在 10~20km 高空范围内,而且是在 8~10 月期间。这些观测被后来卫星观测结果和
其他观测结果所证实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对大气中臭氧分解的机理研究逐步揭示着上述因素的作用 。
在两极地区上空 ,ClON O 和 HCl 被认为是库分子物种 。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 ,极地云表
2
面催化异相反应使库分子物种转变成活性氯 ,随之通过光解活性氯物种产生 自由基的几个循
环反应损耗大气中的臭氧 。
当有足够的水蒸气和活性氮暴露在极地冬天的低温情况下 ,在低于约 25km 的高度 ,极地
25
平流层的云就会形成 ,称极地云 。当温度低于 - 78 ℃,高于水蒸气霜点 4 ℃至 7 ℃,水蒸气和
( )
HN O 在硫酸盐气溶胶粒子基础上相互凝结 或凝集 成 HN O ·3 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