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7-有效教学与评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0517-有效教学与评量

課程與教學面向 建置十二年一貫課程體系,推動國中教學正常化、適性輔導與品質提升,實施國中教育會考、國中小補救教學、教師教學品質提升、高中職學生學習扶助、提升國民素養等等措施 學生學習為中心教學 美國教育心理學者波立奇(Borich,1988) 五項教師行為可作為研判有效能教師的依據 教學的明確性:指教學有系統,講述內容和目標清楚明確。 教學的多樣性:即教學活動、方法和內容富變化。 教學的任務取向:即認真教學,關心並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 投入教學的程度:包括教師準備教學及實際用於教學的時間。 中等至高度的學習成功比例:指教師若投入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的教學程度,則學生大致可瞭解學習內容而獲得滿意成果。 史密斯 (Smith,l969) 有效能的教師必須具備要件 豐富的學理基礎,包括學習及人類行為方面。 與學生、家長有良好、積極的態度。 熟悉任教學科的知識。 純熟的教學技巧以增進學生的學習。 美國教育學者麥爾 (Myers,1995) 有效能的教學指標 良好的班級氣氛:指溫暖、鼓勵、民主、和諧、學習取向的教室環境氣氛。 時間的有效運用:包括教學時間的長短、學生實際學習的時間量等皆與教學成效有關。 積極的教學策略:包括學習心向的導引、教材的展現、教學評量、良好的教室的管理等。 教師期望與獎勵:合適的教師期望影響學生的成就、適當的獎勵增進學習效果。 有效教學 EFFECTIVE TEACHING--波士頓 教師向學生溝通學習目標,以及對學生的高標準與期望 The teacher communicates learning goals and high standards and expectations to students. 以學生為主體設計學習 The teacher frames the learning for students. 有效教學 EFFECTIVE TEACHING--波士頓 教師使用適當的教學技巧來引發和持續學生 的學習動機 The teacher uses appropriate instructional techniques that involve and motivate students. 教師發展學生的獨立性以及高層次思考技巧 The teacher develops students’independence and their higher-order thinking skills. 有效教學 EFFECTIVE TEACHING--波士頓 教師提供學生足夠的學科學習時間與協助 The teacher provides enough time and help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e subject matter. 教師評鑑並嘗試創新的教學取向、並精進教學策略,包括使用教學科技,以增進學生學習成效與信心 The teacher evaluates, tries innovative approaches and refines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including the use of technologies to increase student learning and confidence to learn. 教學執行階段重要原則-高博銓(2003) 1. 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 7. 提供高度的鷹架支持 2. 提供充裕的學習機會 8. 教導有效的學習策略 3. 指出明確的學習重點 9. 安排合作的學習活動 4. 呈現紥實的學習內容 10.懷抱適當的教師期望 5. 進行智慧的教學對話 11.設計新奇的教學刺激 6. 實施充分的練習活動 12.運用差異的教學策略 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 營造良好班級氣氛所可能採行的策略 (單文經,2001:244) 1. 妥善營造班級的環境和氣氛,使學生覺得學習的心理環 境安全,而物質環境亦感到輕鬆舒適。 2. 教學趣味化,與生活密切關聯,讓學生有悅樂參與感。 安排適切的班級活動使學生充滿自信,具有成功勝任 感。 4. 維繫班級成員親近和諧的關係,使學生有歸屬關聯感。 5. 讓學生分擔班級的責任,使學生有自尊自重感。 6. 讓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的運作,使學生有自主決定感。 提供充裕的學習機會 學生實際參與學習活動的時間乃是決定學習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而學生每日上課的時數與各學期時間的長短,更與學習機會的多

文档评论(0)

yanpi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