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逾二万只野鸭在后海湾渡冬。.PDFVIP

每年有逾二万只野鸭在后海湾渡冬。.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每年有逾二万只野鸭在后海湾渡冬。

米埔野生生物檔案米埔野生生物檔案 米埔野生生物檔案米埔野生生物檔案 野鴨衛星追蹤計劃野鴨衛星追蹤計劃 野鴨衛星追蹤計劃野鴨衛星追蹤計劃 2008-2011 引言引言 引言引言 米埔及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位處東亞─澳大拉西亞飛行航 道中心 , 每年冬季扶養逾六萬隻水鳥 ,其中包括約二萬隻野 鴨。現時從繫有足旗/環誌的雀鳥所得的有限資料顯示 ,在香港 越冬的野鴨 ,尤其是針尾鴨和赤頸鴨,於春季會遷徙至中國東 北部及俄國遠冬一帶 。但對於牠們的遷徙路線、停歇點、時間 及最終目的地 ,我們只略知一二。 野鴨衛星追蹤計劃分別在 2008/09 (第一階段) 及 2009/10 (第 二階段)冬季於米埔自然保護區展開。透過接近50 隻野鴨 的 「參與」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撥款資助 ,本會聯同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 、亞洲生態環境顧問有限公 (AEC)及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 ,就野鴨遷離本港的情況 、候鳥在生 態系統中的角色 、以及禽鳥疾病(包括禽流感)的流行病學進 行研究 。 每年有逾二萬隻野鴨在后海灣渡冬 。 © Rubin Chua 捕捉野鴨 捕捉野鴨 捕捉野鴨 捕捉野鴨 每年冬季 ,米埔教育中心旁邊的淡水池塘也吸引數百隻野鴨前來棲息 , 自然成為計劃捕捉野鴨的最佳地點 。每隻野鴨腳上繫上標有獨立編號 的金屬環 ,而每隻野鴨的年齡、體重及尺吋也被記錄作科學研究用途 。 第一及第二階段分別挑選了 24 隻(4 隻赤頸鴨和 20 隻針尾鴨)及 23 隻(12 隻赤頸鴨和 11 隻針尾鴨)野鴨加入研究 。 © Neil Fife 每隻野鴨的背部均以絲帶固定裝上細小的衛星傳輸器(重量佔野鴨體 重不足 3%),內含一塊細小的電池及太陽能控電板 ,為傳輸器提供電 力。傳輸器每隔 36 小時傳來訊號 ,全球定位系統(GPS)以此製作座標 , 並找出野鴨的位置 。為野鴨裝上傳輸器後,工作人員成功將所有野鴨放 回池塘 。 傳輸器預期可持續運作兩年,故可記錄每隻野鴨兩次的遷徙 週期 。數年後,絲帶會磨損變舊,而繫在野鴨背部的傳輸器亦將脫落。 © Neil Fife 上圖 - 雄性針尾鴨 下圖 - 雌性針尾鴨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