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新老规范对比.docVIP

建设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 新老规范对比.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工作之余本人对比了新、老 《地基基础规范》,现做几点说明: 1:由于时间有限,未把老规范原文和新规范原文抄录下来对比,只是对变化部分写出来; 2:规范中有部分是语句编排不同,部分语句词语变化而要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更加让人容易理解,这样的变化本人未提出,请注意下。 以下是变化之处: 三:基本规定 表3.0.1 甲级 增加 开挖深度大于15米的基坑工程 、周围环境条件复杂、环境保护要求高的基坑工程 乙级 增加 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基坑工程 丙级 增加 非软弱土地区且....基坑工程 3.0.5 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作用效应(原规范为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五:地基计算 5.1 基础埋置深度 5.1.4 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原规范为1/18~1/20) 5.1.9.1....其厚度不应小于200mm(原规范100mm),保温基础(新增),也可将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做成梯形的斜面基础(新增) 表5.2.4注解2、3、4为新增 表5.2.7 注解3 为新增 5.3.11条为新增 5.4.3条为新增 六 山区基础 6.1.1.3 、 6.1.1.4 两条为新增 6.2.2 条为新增 6.3.2~6.3.5为新增 6.3.8条 内增加《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的要求,本条较老规范说法更详细。 6.5 岩石地基 (新增) 表6.6.2 (新增) 6.6.5~6.6.7 新增 6.7.1第4条 新增 6.7.4 第1条 重力式挡土墙适用于高度小于8米(原规范为6米) 6.8.5 第2条 孔径可不小于100mm,但不应小于60mm(原规范为50mm) 6.8.6 系数 Hr 做了改动 七 软弱地基 7.2.1 第2条 可利用作为轻型建筑物地基的持力层 (轻型两字为新增) 7.2.6 换填垫层 包括加筋垫层 (加筋垫层为新增) 7.2.9 ~ 7.2.12 为新增 八 基础 表8.1.1 注解 4 混凝土基础单侧扩展范围内基础底面处(原规范为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超过300KPa,尙应进行抗剪验算; 对基底发力集中于立柱附近的岩石地基,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新增) 8.2.1 第1条 且两个方向的坡度不宜大于1:3(新增) 扩展基础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新增) 每延米分布筋的面积不应小于受力筋面积的15%(新增) 8.2.2 第3条 新增 8.2.5 第4条中 短柱中杯口壁内横向箍筋不应小于 8@150 (新增) 8.2.9 新增 8.2.12 新增 8.2.13 新增 8.2.14 第3条 新增 8.4.1 中 框架-核心筒结构和筒中筒 结构宜采用平板式筏型基础(新增) 8.4.3 新增 8.4.5 中 竖向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新增) 8.4.7 第1条 中 对基础边柱和角柱冲切验算时,其冲切力应分别乘以1.1和1.2的增大系数(新增) 板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500mm(原规范为400mm) 8.4.12 第4条 (新增) 8.4.15 中 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尙应有不少于1/3贯通全跨(原规范为1/2~1/3) 8.4.17 对崁固端要求 与 新抗规 一致, 原规范未提及.底层框架柱下端内力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及相应的增大系数 8.4.20 第2条 中 后浇带宜设置在于高层建筑相邻裙房的第一跨内(原规范为第二跨内) 第2条后半段 为新增 为新增 8.4.21~8.4.23为新增 8.4.25~8.4.26为新增 8.5.3 第5条 中做了改动 (原规范未提及桩按设计年限分类要求及腐蚀性下的要求) 新增 中 桩顶以下3倍~5倍 桩身直径范围内,箍筋宜适当加强加密(新增) 中第4小条 其钢筋长度不宜小于基坑深度的1.5倍(新增 新增 新增 8.5.6 第6条 以下3倍桩径且不小于5米(原规范要求3倍桩径,未要求小于5米) 8.5.9 中 单桩竖向抗拔载荷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T进行(新增) 8.5.11 公式最后那个系数 预应力桩取 0.55~0.65 (新增) 灌注桩取0.6~0.8(原规范为0.6~0.7,且原规范未提到腐蚀性问题) 8.5.14 新增 8.5.17 第 3 条 中 柱下独立基础.....小于10倍钢筋直径(段落为新增) 中 不应小于50mm(原规范为40mm)且不应小于桩头嵌入承台内的长度(新增) 8.5.19 第1条中 冲切系数 字母与原规范不同 角桩冲切系数 与原规范不同 注意本条 两个a1x,a1y 表达的含义不同,应该属于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