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文明的踪迹》测试卷 鲁人版必修3.docVIP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文明的踪迹》测试卷 鲁人版必修3.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惊悸(jì) 流觞(shānɡ)  遴选(lín) 衮衮(ɡǔn) B.傩戏(nuó) 长锸(chā) 癸丑(kuǐ) 邈远(miǎo) C.修禊(qì) 激湍(tuān) 濡养(rú) 驰骋(chěnɡ) D.嗟悼(dào) 虚诞(yàn) 暧昧(mèi) 赘肉(zhuì) 解析 B.癸丑uǐ;C.修禊xì;D.虚诞dàn。 答案 A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熔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 B.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 C.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 D.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贴近了大地,贴近了沧生。 解析 A.熔成—溶成;B.洒—撒;D.沧生—苍生。 答案 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我一直追到汽车________之后,然后对着自己哈哈大笑,但是我马上发现笑得太厉害会影响呼吸,于是立刻不笑了。 (2)新年才过,她从河边淘米回来时,忽而失了色,说刚才远远的看见一个男人在对岸________,很像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为寻她而来的。 (3)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强健,战斗的武器那么好,________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敌手。                 A.消失 徜徉 以至 B.消逝 徘徊 以致 C.消逝 徜徉 以致 D.消失 徘徊 以至 解析 “消失”重过程,与上文“追”相呼应;“消逝”重结果。“徜徉”是说来回走动,但是有轻松自在的意思。“徘徊”只是说来回走动。“夫家的堂伯,恐怕是正为寻她而来的”不应该是轻松自在的,因为他在找人,在窥探。“以致”相当于“以至于”。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深谋远虑,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 B.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 C.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D.脚下的江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奔来,一派义无反顾的决绝势头。 解析 A项“深谋远虑”应改为“雄才大略”。 答案 A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 B.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 C.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 D.在玄学盛行、崇尚清谈的东晋,王羲之能反对“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可谓独树一帜。 解析 B项括号部分移到第二个逗号前。 答案 D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祭孔大典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98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