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消毒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毒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消毒管理制度 1.按照《消毒管理办法》,开展消毒技术知识的培训,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灭菌技术工作,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 2.进入人体组织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无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皿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消毒,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定期测定灭菌消毒效果。 3.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用后必须及时消毒毁形,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4.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灭菌后物品有效期不超过7日,否则重新处理。 5. 每天开紫外线灯照射3O一4 O分钟进行空气消毒,登记照射时间。 7.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要进行清洁和消毒。 8.地面应及时清扫,保持清洁,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洗消毒。 9. 使用消毒灭菌器械应掌握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注意高中效消毒剂的使用浓度、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器械消毒液每周更换1次。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开展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培训,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 2.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由专门处置医疗废物的单位收集处理,不得出售给其他任何单位收集处理。 3.医疗废物应分类放置于无破损、防渗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容器内,须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中文标签。 4.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在标签上注明,进行集中处理。禁止丢弃、倾倒医疗废物,禁止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合。 5.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一次性针筒、输液器等物品必须就地进行消毒毁形。放入专用收集袋进行集中处置。锐器如针头、安瓿瓶应置入锐器容器中进行集中处置。棉花、棉球等放入专用收集袋进行集中处置。 6. 医疗废物暂存地设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禁止饮食”的警示标识。医疗废物暂存处要有严密和封闭措施,防止渗漏,避免阳光直射,。7. 专门管理人员按时对医疗废物暂存处喷洒药液,以防鼠、防蚊蝇、防蟑螂。并进行清洁消毒。根据《医疗废物处理条理》、《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清洁,用水冲洗受污染部位,如不慎受伤,应及时到诊疗室处理。 6、因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4253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