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间冰期以来沙漠-黄土边界带移动与气候变化3-第四纪研究.PDF

末次间冰期以来沙漠-黄土边界带移动与气候变化3-第四纪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末次间冰期以来沙漠-黄土边界带移动与气候变化3-第四纪研究

第 四 纪 研 究 1997 年 5 月 QU A T ERN A R Y SC IEN CE S 第 2 期 末次间冰期以来沙漠- 黄土边界带移动 与气候变化 董光荣 靳鹤龄 陈惠忠 (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兰州 730000) 摘要  位于现代季风区边缘的沙漠- 黄土边界带, 具有高度不稳定性。末次间冰期以来 历经多次北进南退移动和暖湿、冷干变化。依据古风成砂- 黄土- 古土壤叠覆更替的沉积 序列和磁化率等气候代用指标分析, 对末次间冰期以来, 尤其是特征时期边界带的位置进 行了讨论。其中, 盛冰期时移动幅度最大, 南界可能达 30 ° 左右; 末次间冰期和全新世 N 气候鼎盛期最靠西北, 南界在古长城以北。全球冰期- 间冰期波动导致的气候变化以及东 亚冬夏季风强弱变化是控制边界带移动和气候变化的根本因素。 主题词  末次间冰期 沙漠- 黄土边界带 气候变化 众所周知, 沙漠和黄土是同一风力作用下的孪生沉积。因所在生物气候带、地形 和风力大小等条件的差异, 两者在空间上又具有明显的沉积分异——上风向为以砂物 质为主的流动沙漠区, 下风向为以粉尘沉积为主的黄土区。在这两者之间则存在一个 ( 既有流沙堆积, 又有粉尘沉积的过渡带, 即所谓沙漠- 黄土过渡带 相对而言, 两者 ) 互为边界, 所以又称边界带 。因此, 沙漠- 黄土边界带是指沙漠区和黄土区之间实际 存在的风成砂和黄土沉积在空间上犬牙交错、时间上交互叠覆的地带。沙漠- 黄土边 界带在我国分布范围甚广。本文着重讨论阴山、贺兰山以东受现代季风气候影响的半 湿润森林至干旱荒漠之间的沙漠- 黄土边界带, 包括部分半湿润森林草原、半干旱干 草原以及干旱荒漠草原等生物气候带, 大约相当于现代多年平均降水 400~ 200 等 mm [ 1 ] 值线间的区域, 该带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界线 相似, 也是现代东亚夏季风波及的北 缘地带。该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生态环境脆弱易变, 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 在时间 和空间上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 1 沙漠、黄土交互沉积反映的气候变化 沙漠- 黄土边界带的地层纵向结构, 与沙漠区的风成砂或风成砂- 砂质古土壤 ( ) ( 低洼区为河- 湖相 沉积序列不同, 与黄土区的黄土- 粉砂质古土壤 低洼区为河- ) ( ) 湖相 沉积序列也迥然有异, 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 图 1 。其特点是, 既有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