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记录1.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咨询记录1

心理咨询记录 咨询者姓名 胡宗华 年龄 12 班级 初一 咨询时间 2012.4.2 咨询问题 这孩子纪律性特别差,而且不愿意与人交流。自卑怯懦(由班主任带来) 问题分析 该生不适应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纪律较差,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都很少沟通,不愿意交流。上课听讲极不专心,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其父亲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而母亲对他的教育简单粗暴,母子间的交流很少,学习上对他的关心和督促更少。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慢慢养成了自卑、散漫的个性。进入学校后,又因为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变得性格孤僻,行为偏激,自暴自弃而甘居落后。 咨询回复  经常性与其家长交谈,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况,并希望家长改变教育的方法,多加引导,逐渐使他走上正轨。     平时我对他多加关注,发现他的闪光点:热爱劳动,与同学能友好相处等后及时表扬。以平等、商讨式的方式与其交流,培养他在校有事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好习惯。课堂上,多加鼓励和启发,引导他慢慢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树立信心后他也不再恶意破坏纪律了。 效果 通过一个阶段的耐心帮助,该生现在在学习上树立了自信心,能按时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作业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他感受到了老师、同学、家长平时对他的关爱,表示要做个文明、守纪的好学生。 备注 ? ? 心理咨询记录 咨询者姓名 邵格格 年龄 13 班级 初一 咨询时间 2012.4.8 咨询问题 我为什么总不受别人的喜欢?因而不愿上学。 问题分析 这孩子是班上的副班长,很多事务都是他的管,如卫生、值日等,而这些事情如处理不好,极易得罪同学。他在安排工作或指挥工作时,方法不当,致使同学们都不愿意理睬他。 咨询回复 他觉察到了自己行为带给他人的反应,要学会尊重别人,练习表达自己真正的感觉想法,认识对别人的要求有哪些,确认自己的责任,学习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减弱自己是被害者的心理作用。 另外教与孩子当班干部的艺术,处理工作的方法,帮助他恢复威望。 效果 同学们逐渐能接受他,他脸上也常挂了笑脸。 备注 ? ? 心理咨询记录 咨询者姓名 丁晓晓 年龄 10 班级 四年级 咨询时间 2012.4.14 咨询问题 别人都说我不像个女孩子。(离婚家庭) 问题分析  这孩子成绩中等,性格耿直,脾气倔强,有些以自我为中心。虽说是一个女孩子,可她的个性却一点不像女孩子,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而且总在当面或背地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她不像有些同学基础扎实,但也不像一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她想学却不勤奋,有目标但缺乏毅力。她的所作所为只是爱出风头、卖弄小聪明,迫切想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咨询回复 我告诉她老师对她的期望是很高的,在老师心目中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谈心过程中,我一直肯定她的优点,鼓励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诚恳地指出她的不足,要求她必须改掉给同学、老师取绰号的坏毛病,上课专心,塌实学习,给予明确的努力方向,希望在潜移默化之中实施教育、引导。 效果 她能认真学习了,也不给同学取绰号,学习成绩真的有了进步。 备注 ? ? 心理咨询记录 咨询者姓名 张女士? 年龄 15? 班级 高一? 咨询时间 2012.4.18? 咨询问题 ?我儿子今年15岁,自从进高中以来就开始厌学,他上课不听课,他说老师讲课听不懂。 问题分析 儿子已经产生了逆反心理,不管讲多少道理,都听不进。既然你和儿子的互动方式不对,沟通无效,那是否想过他最关心的是什么?他也发出“你们生我下来就是为了学习?”这样的呼声,是不是因为你们只关注他的学习而没有关注其内心的心理需求,导致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而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对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而且非常被动,被动的结果是成绩不断下滑,对学习失去兴趣。这就成了父母对孩子不满意的诱因,于是,你的家庭矛盾就这样无休止地循环。当父母有矛盾的时候,孩子反而感觉好受些。而这样体验不是孩子愿意的,所以产生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从而变得情绪化 咨询回复 ?尽可能做到夫妻教育孩子的一致。你与先生经常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吵架,那说明你们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有较大差异,当你们之间都不能很好的达成一致时,孩子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来处理你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于是导致内心选择的焦虑与迷惑。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要和先生达成共识,从而使家庭教育矛盾和解。 效果 孩子能听进家长的话,能够彼此间有所沟通。? 备注 ? ? 心理咨询记录 咨询者姓名 王军? 年龄 ?10 班级 四年级? 咨询时间 2012.4.23? 咨询问题 孩子的攻击行为怎么办?? 问题分析  1. 该儿童的确实存在攻击性和交往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