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秘籍《蟋蟀全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独家秘籍《蟋蟀全书》

独家秘籍《蟋蟀全书》 爱此天下第一虫 6-1 16:50 第一节 相天 一、 出虫好坏与气候有直接关系。一年四季的温度、湿度和光照都和蟋蟀的成长密切相关。近年来人们盛称“山虫”,大有出虫产地唯山东独尊之势,虽然人为炒作占有一定原因,但山虫的质量也确实毋庸置疑,这与当前山东的自然气候是分不开的。虫界自古就有“北虫”和“南虫”之分,山东省及其以北地区所产蟋蟀为“北虫”,山东以南的其他省份所产蟋蟀为“南虫”。一般情况下气候越干冷恶劣蟋蟀的体质就会越强健充实,耐力和斗性也就越强,但体型却会相对变小;气候越温暖湿润蟋蟀的体型就会越大,但体质却会相对空松,耐力和斗性也会相对减弱。由于北方干旱且气温较低,所以北虫一般体型较小,但与同样大小的南虫相比体重却较重,其生相大多身体匀称、后身丰满,历来有“小头大腰包,咬死不肯跑”之说。而南方湿润且气温较高,所以南虫一般体型较大,其生相一般头大项宽,但后身略欠,打斗时虽然力大口重却往往缺乏耐力、后劲不足。因此如按同等大小比斗,北虫体重较大占优势,南虫吃亏;如按同等体重比斗,南虫体型较大占优势,北虫吃亏。而山东省地处南北交界处,濒临大海,其气候独特,冬季干冷,夏季高温,降雨量和光照适宜,所产蟋蟀既具有南虫硕大的体型和鲜艳的皮色又具有北虫强悍的体质和咬死不走的顽强斗性,受到玩家的追捧也在情理之中。 二、 一般自然情况下,气候偏冷、偏干或偏干热蟋蟀就会成熟较早且衰老较快, 气候较湿润温暖蟋蟀就会成熟较晚且衰老较慢,这也是北虫捕捉期较短而南虫捕捉期较长的原因。北虫被捉后一般可在罐内自行老足,而南虫一般要在自然界老足以后才可捕捉,这也跟南北的气候差异有关。 三、 出虫有大小年之说,确有一定道理。凡冬春少雪干冷,夏季高温潮热的年份多出好虫。冬春干冷,虫性必烈;夏秋潮热虫体必大。冬春大雪,虫卵冻毁,来年出虫必少;夏季干冷,虫体必小。 即便在山东省也并非所有地方每年都出虫较好,这正是因为局部气候每年都在变化所致。因此其他省份的不同局部区域也都可能会出现适宜的气候,一般一年当中月平均最低温度在零下4度到零下5度左右,月平均最高温度在26度到27度左右;春季降水65毫米左右,夏季降水410毫米左右,秋季降水88毫米左右,冬季降水16毫米左右;光照充足,即为适宜。 四、 气候湿润,则好虫多在高燥处。气候干燥,则好虫多在低湿处。 第二节 相地 一、 出虫好坏与土壤有很大关系。肥沃的黑沙土、黄粘土、褐土、黑土出虫较好,黄土、沙土次之,红土和盐碱地最差。总的来说土壤中可吸收的钙、磷、氮、的含量要高,其他如铁、锌等必需元素也要适量,因此富含落叶等腐殖质的中性或微碱性肥沃土壤往往出虫较好。 二、 青虫多出于褐土、黑土;黄虫多出于黄土、沙土、褐土;红虫多出于黑土、红土;紫虫多出于黑土、褐土;黑虫多出于黑土、褐土、黑沙土;白虫多出于沙 土、褐土。 三、 深色土出浅色虫好,浅色土出深色虫好。与环境反色本不利于生存,而 能存活,证明必是顽强善斗之虫。 四、 虫生存有三样是必需的,即水、食和藏身处;有两样是忌讳的,即天敌和污染。基于以上原因,特列出如下规律: 1、 出于砖石缝隙间者,其体刚健;出于浅草瘠土间者,多弱小不堪。 2、 地湿,好虫多在高燥处;地干,好虫多在低湿处。极干及极湿处无虫或少虫。 3、 油污及浊臭之地一般无好虫;食物匮乏之地一般无好虫;阳光直射无遮蔽物处一般无虫;鸡、蝎子、蜈蚣、蛇等天敌的活动场所无虫或有极佳虫。 4、 出虫所在,总以村庄内优于野外;人迹罕到处优于人多处;无污染处优于使用化肥农药处。 5、 无草要找有草处,有草要找无草处,高草要找浅草处,浅草要找高草处。 6、 平地要找高处,土地要找砖石。立土高坡下雨时不易被水淹没,鸣叫呼雌时声音容易传播,无人耕种平时不被骚扰,砖石坚固可以藏身,一些平时被蟋蟀捕食的虫子也藏身于此,这些地方往往是上品虫的藏身所在。 五、 藏虫地大多固定,一般有这些地方:田野中(如玉米地、黄豆地、高粱地、棉花地等田地中)、落叶下、地上的小洞或裂缝中、井台缝隙中、砖石堆中、老树根下及树洞中、墙缝中、荒宅旧庙中、荒坟上、老砖窑上、残砖断石下、坑沟或渠旁柴堆及麦秆垛中、沟垹地头三不管闲地处、半干的草堆中。 六、 同一块地中的棺材头蟋个体大,数量多时,好虫多混迹其中。另外某地如有大量三尾而见不到雄虫时,虫王或大将军就隐藏在此地,耐心守候必有惊人发现。 第三节 相种 一、 虫的好坏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种性,也即遗传因素。所以某地出好虫,来年多仍出好虫,这就是很多所谓的名虫产地的由来。有时仅隔一条水沟,两旁虫的斗性和大小就有很大差别。 二、 虫分为青、黄、紫、赤、白、黑六种基本颜色,这些虫杂交又产生出各种间色虫。由于在生物学上杂交优势出现的几率远低于杂交劣势所以一般情况下颜色越纯正则种性越纯正,斗性也就越强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