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北京的第四座.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北京的第四座

第一部分 北京的第四座(1) 作者 : 单士元   宫殿建筑群在世界闻名的古国中,巴比仑的宫殿早已无存。所谓世界七大奇观的“空中花园”宫殿也只是凭记载的描述;古希腊、罗马的宫殿只剩下废墟了。埃及、印度中世纪前的宫殿已非原貌或全貌。但北京的故宫却在近5个世纪当中不断延续地保存下来。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国都,严格地说,现在的故宫紫禁城是明代遗留下来的,清代进关承袭这座宫殿,后代虽有改建,但变动并不很大。那么,在现在的北京故宫以前,北京有过多少皇宫呢?   除去周朝分封的燕国,学者通过科学的考证和在北京琉璃河发掘出的青铜器等文物,证明在周朝封燕时已有称都之名。联系到现在,则都城的起源应上溯到燕国时,肯定建都时间在1995年时已有3040年。若从作为国都是从契丹族在现北京地区的辽国算起,当时辽和五代的石晋处于对峙的局面,公元93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元年升幽州为南京,据《辽史·太宗记》载:耶律德光曾在开皇殿召见过石敬瑭的使臣。   辽南京的地址在现在北京城的西南,即宣武区的偏西一带,白云观在它北城墙外。据载:(辽南京)城方三十六里、崇(高)三丈、衡广(厚)一丈五尺,有八个城门。皇宫在京城的“西南隅”,即在今广安门一带。广安门外的莲花池等水泊还是辽代宫廷御苑湖泊的遗址。这座皇宫曾经有过繁盛的记载,“门有楼阁,球场在其南”,都城城角还有角楼,至今留下“南燕角”、“北燕角”的地名,后来音转为南、北线阁。   公元12世纪初,北方的女真族对辽国发动了突然袭击,1127年攻占辽南京,接着又灭掉北宋。俘虏宋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父子,同时把汴梁的皇宫洗劫一空。北宋汴梁(开封)无论皇家和民间的金银珠宝、财帛子女都被掠到燕京(当时辽已灭,南京亦称燕京)。就连赵佶搜刮民间血汗营建的御苑也被拆毁。其中珍奇的山石——“艮岳山石”也被金朝运到燕京,作为营建金皇宫和御苑的装饰物。   大约在公元1150年,即金海陵王完颜亮天德二年,女真族皇帝在辽南京的基地上营建了中都,作为金的首都。天德元年海陵(即完颜亮)意欲迁都于燕……乃命左右丞相张浩、张通、左丞蔡松年,调诸路民夫筑燕京,制度如汴……改号中都(元《一统志》卷一“大都路”条)。而《日下旧闻考》记:“(金)宫室制度,阔狭修短,央以授之左丞相张浩辈,按图修之。”这个“图”就是根据汴梁城市布局所画,金中都除营建了一座仿宋的都城和皇宫之外,还在近郊建造了离宫(别墅)御苑,其中最豪华的是中都东北近郊的大宁离宫。这片地方本来是一片稻田,“岁获稻万斛”,而且有流泉。这座大宁离宫是在稻田上挖掘成湖泊,积土堆成琼华岛,这就是今天北海琼岛。当时还用从汴梁运来的艮岳山石堆成假山,这些秀丽奇妙的山石至今尚有遗迹可寻。   金代营建中都的工程非常繁重。《金史》记载:“役民八十万,兵夫四十万,作治数年,死者不可胜计”。这样大的工力所营建的都城和皇宫,连南宋的使臣都惊叹它的齐整和豪华。这座中都城的规模比辽南京大多了,“都城凡七十五里,城门十二,每一面分三门”。当时白云观已被圈到城里,它的北城墙在现在宣内绒线胡同、石附马大街一线。而西城墙南城门彰义门,在今广安门外迤西里许。明清两代,北京居民一直把广安门俗称彰义门。   到了公元1234年,北方蒙古族骑兵在忽必烈的指挥下,以席卷之势袭击了金中都。豪华的中都和皇宫遭受严重兵火而大部被毁,连忽必烈自己也无法住到皇宫,但他选中了仙境一般的大宁离宫。由于中都已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漕运的原因,忽必烈决心在中都之北重新建立一座都城。以琼华岛、团城为中心,修建了正朝大明宫(今紫禁城址偏北)、隆福宫(北海西南)、兴圣宫(北海西侧偏北),形成三宫鼎立的布局。这三座皇宫和御苑用红墙圈起成为皇城。皇城之外才是京城。这座京城呈长方形,“方六十里”(按元代里二百四十步)。南城墙位于今长安街一线,北城墙则在今天北郊的土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元大都,也即今天北京城的前身。原来中都的城址被称作“旧城”,逐渐荒废。 第一部分 北京的第四座(2) 作者 : 单士元   13世纪初,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对当时的“汗八里”(即元大都)作了具体描述,元代皇宫的豪华壮丽被描写得如同人间天上;汗八里都城的雄伟和富庶被形容得举世无双。因此成为西方航海家和商人向往东方的吸引力之一。   关于元代皇宫的记载,除散见于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外,还有明初肖洵所著《故宫遗录》。从记载看元代皇宫确实豪华雄伟,它的正朝大明宫的宫城四角有十字角楼。十字角楼在明代拆毁。元大明宫殿尚有两座迁至今紫禁城西北大高玄殿门前。解放后加宽马路时才拆其木构正檩,刻有元代宫殿额名。当日笔者曾拓一纸,“文革”时遗失。原来建筑材料全数迁至西郊月坛,今亦早已无存矣。午门内有大明门,而大明宫建在10尺高的殿基之上,绕置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