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最美文化村长乐琴江村.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州最美文化村长乐琴江满族村长乐琴江满族村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长乐市洋屿乡琴江村首里街,是古代控马江卫省城的重要港口。琴江村得名于流经这一段的闽江宛如一把古琴,故名琴江。这里既是福建省唯一的满族聚居村,也是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水师旗营的建筑风格独特,旗人八卦街保存完好,“台阁”艺术神奇美妙。2007年、2008年,琴江村先后被评为“福建十大最美乡村”和“福建十佳旅游目的地”。琴江村民每人都会三种语言:普通话、福州话和满族“旗下话”。长乐琴江满族村游玩指南  福建福州长乐市航城街道琴江满族自治村,是中国第一个水师营官兵居住、生活和训练的地方,其构造并非“八卦阵”格局,而是一座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立足于巷战、军事设施完善的军事城堡。清雍正六年(1728年),镇闽将军阿尔赛奏请朝廷从老四旗中抽调513名官兵携眷进驻琴江,围地筑城,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这是当时全国沿海四大水师旗营之一,比马尾的福建水师还早151年。水师旗营布局相似太极八卦,故又称“旗人八卦城”。辛亥革命后,水师旗营逐渐成为一个居民小镇。  游玩线路推荐:旗人街(首里街)—三官堂—大士殿—孝友坊—海军世家 贾氏故居—碑亭—八旗军旅园—琴江满族台阁—五炮神—八旗文化研究会(八旗·琴江博物馆)—八旗英烈园  亮点:  旗人街(首里街):两边兵房对峙形成街道,街道两旁的兵房为单层木结构,既是营房又兼民宅。  这些营房与东南民居明显不同的就是它的门头房。临街门头房分为四扇门、六扇门两种规格,四扇门为普通人家,六扇门为官宦之家。正中的门上还统一套一扇上端小窗镂空的矮木门,这种门叫做“定心门”,也称作“六离门”。“定心门”只有婚丧时才打开,平常都是大门紧闭。  孝友坊:孝友坊是琴江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同治元年12月17日,为褒奖奉天正黄旗人赖通照孝亲爱友,福州驻防将军奏旌表,同治皇帝下诏在琴江村建孝友坊,以彰其德。长乐琴江满族村实用信息  琴江是福建省唯一的满族聚居村,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位于闽江南岸,与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江相望。琴江村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了当时军事建筑格局,村里还保存着多段古城墙和一座城门。同时,琴江村还有许多古代遗存,是中国或中国南方的“惟一”:中国至今惟一家家户户保存有“六离门”,以示“永不投降”的村庄;中国惟一一个270多年间村民曾参加中国所有跨海作战的村庄;中国东南惟一保存完整的满族村,至今仍沿用满洲话,成为福建惟一的“北方语言孤岛”。  与其选择挤挤攘攘的城市和游人如织的著名旅游景点,还不如远离城市的喧嚣,走进幽静朴实的乡村。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伴着秋风,走进福建十大最美乡村之一,中国江南第一满族村----琴江村。  琴江是福建省唯一的满族聚居村,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琴江营盘里是目前中国唯一剩下的一个清朝水师营,这座清朝老兵营,虽历经沧桑,城墙残缺不全,而别具清代特色的兵房和街道布局却保存完好。  走在琴江“旗人街”,恍若走入一段历史。这里有许多著名的老宅子、名人故居。透过官宦世家赖氏古宅那扇紧闭的雕花大门,我仿佛看到这个世代为官的家族之子赖通照。赖通照为奉天正黄旗人,三江口水师旗营催,他品性端谨,事亲至孝,敬老怜幼,仁义乡里,事迹感人,旗人街上那个“孝友坊”就是为他而建的。  琴江旗营里的兵房全部是单层木结构的,既是营房又兼民宅。这些营房与东南民居明显不同的就是它的门。那天我们在旗人街上有幸遇见一老者,据其介绍,兵营临街分为四扇门、六扇门,六扇门为官宦之家。四扇门左右为单扇门,正中为双扇门。正中的门上还统一套一扇高4.7尺,宽3.6尺的方门,上端有几个镂空的小窗,这种门叫做“定心门”。 当年东北满族人奉命为中法马江海战来闽,旗人的兵眷不敢上街,只能通过那几个镂空的木格小窗观看街景。  在琴江旗营里绕来绕去,我们不知不觉来到充满八旗历史氛围的“八旗军旅园”。园中一个大花圃其形状似太极八卦, 犹如水师旗营“棋盘”式的街巷布局,相互交错,故水师旗营俗称“旗人八卦城”。  推开一扇虚掩的木门,我们走进抗法名将黄恩禄故居。屋内一中年人问明我们的来意,拿出一本《琴江志》,上面记载了甲申抗法史实:抗法名将黄恩禄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着令部下“有见敌舰尽力攻击”,在中法马江海战中立下战功。三江口水师旗营立营至今,不过二百余年,面对历史,它是那么短暂,可是琴江儿女却在这二百七十余年的历史瞬间,演绎了多少独特,壮烈,生动的历史话剧。 “五炮神”的传说与百年来从无间断的每年农历“七月初三”马江海战公祭日的永恒纪念民俗。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