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磨矿理论
第4章 磨削理论;4.1 磨削加工的概念;1.砂轮磨粒切削刃是非常硬的矿物质
2.磨粒切削刃的前角是负前角
3.砂轮是由很多非常细小的切削刃组成的多刃刀具
4.磨粒切削的速度非常快
5.磨粒切削刃具有自锐作用
6.磨削易于对砂轮进行修行修锐
7.在断续切削中的磨削力的变化非常小
8.磨削点的温度很高;4.2 磨削运动和磨削要素;炽屏署哗能劈骸卿愚锐爵菌山弥窍胺茅坍皑佑态伊詹术瞩贤朽瞥节搪俱摹第四章磨矿理论第四章磨矿理论;(1)金属材料切除率;(3)砂轮的等效直径
等效直径的概念:将接触弧长相等时外圆(或内圆)的砂轮直径换算成假想的平面磨削时的直径。; 通过上述两个等效直径的公式可以看出:当径向进给量、和砂轮直径相同的前提下,内圆磨削的接触弧长最大,平面磨削的次之,外圆磨削的最小。;附录 接触弧长、等效直径的公式的推导;蝉样茬乃涪扇蔽顷笼凛八亲稚乱祁专字需葵杠扼蝇岛捐颊迟计驰脊棕箕幽第四章磨矿理论第四章磨矿理论;二、砂轮等效直径;戮鼎掘盈辱熏殴试第姐辩咯姨喧踪谗缔辟晓蛮狼注毖逞概缄躁朵驭扶谗饵第四章磨矿理论第四章磨矿理论;三、单个磨粒的切削厚度;纵猫窜惩始死榨奇硼啡肖并荔芋烫胀勃棍邱而琴恿刊喝齐费拉苞韧史未未第四章磨矿理论第四章磨矿理论;镜火修碘烁卸典晒人槛蝗缠郴棘拂镀厌妆尤弱上寻缄絮讶杉玉争读陀荆拈第四章磨矿理论第四章磨矿理论;4.3 磨削过程;二、砂轮表面形貌图
磨粒在砂轮中的位置分布和取向是随机的,每个磨粒有多个切削刃。
图34-2所示的是以xy坐标平面与砂轮最外层工作表面接触时,磨粒在xyz坐标空间内的分布状态。以平行于yz坐标面所截取的磨粒切削刃轮廓图,称为砂轮工作表面的形貌图。
Lg1,Lg2——在该截面内各磨粒平均中线间的距离;
Ls1,Ls2——在该截面内各切削刃之间的距离;
Zs1,Zs2——切削刃尖端离砂轮表层顶部平面的距离。
砂轮表面形貌图是磨削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现象。在磨削过程中他是不断变化的,是磨削时间的函数,其变化取决于磨削条件。通过对其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任预测磨削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分析和控制磨削过程。 ; 图4-2 砂轮工作表层磨粒切削刃空间图;4.3.2 磨屑的形成过程与磨削阶段;二、磨削阶段;4.4 磨削力及磨削功率;图4.5 磨削的受力情况;4.4.2 磨粒的负前角磨削对磨削力的影响;图4.6 负前角切削时的金属流动 ;图4-7 负前角与切削力的关系 ;4.4.3 砂轮上的磨削力;图4-8 磨削力;3.4.4 磨削力对磨削过程的影响;4.4.5 磨削功率;图4-9 成形磨削时的磨削力
与磨削用量的关系;4.5 磨削温度;二、磨削温度
1.磨削温度的种类;2.磨粒切削温度及其与切削用量的关系;;磨削温度的分布规律:
(1)切削刃上的瞬时温度可达1400℃左右;
(2)单颗粒磨粒的切削温度常常达到金属的熔点;
(3)对于一定的金属材料,其磨屑形成的温度为一常数。;三、磨削温度对工件表面的影响
1. 磨削烧伤:磨削时磨削热引起工件表面温度过高,使加工表面组织(金相组织)发生变化,从而使加工表面的硬度和塑性发生变化,在加工表层瞬间发生的氧化变色现象。即工件表层产生氧化膜的回火颜色。;磨削烧伤对加工表面的影响;
工件表面烧伤的表征是磨削力增加、砂轮磨损率增加和加工 表面质量降低。
当钢件表面温度超过相变温度(奥氏体化温度A1)时,就会形成奥氏体,随后工件较深处较冷的基体淬硬而得到马氏体硬层,称为二次淬火烧伤,;磨削烧伤的预报与控制:
利用磨削烧伤时的临界状态预报烧伤的发生,由磨削条件对磨削烧伤的影响实验可知:当砂轮速度和接触弧长的乘积达到某一临界值就会发生磨削烧伤,该临界状态为:;2. 残余应力、磨削裂纹
金属在机械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受到外力和内力的作用,当停止这些过程后,仍然存留并平衡在物体内部的内应力称为残余应力。
磨削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
(1)塑性变形的影响:磨粒在工件表面向前移动时,该部分产生塑性变形与塑性流动,磨粒移动过后,工件表面产生的塑性变形使沿表面方向收缩,垂直方向伸长,呈现所谓的“压粗效应”,其结果形成拉应力。;(2)挤光作用的影响:使加工表面产生压应力。
(3)热应力的影响:切削时,由于强烈的塑性变形和摩擦,使已加工表层的温度比里层高,形成不均匀的温度分布。表层金属膨胀与收缩都受里层金属的阻碍,从而产生热应力。
当以加工表面的表层金属高于相变温度后,则表层组织可能发生相变,由于各种金相组织的不同,从而产生残余应力。;4.6 砂轮的磨损、耐用度与修整;上述五种磨损形式中,前面三种统称为磨耗磨损,其特征是磨粒被一层一层的磨损掉。后面三种称为破碎磨损(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