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婚姻与家人关系2 第4 章、择偶
婚姻與家人關係婚姻與家人關係 2 2
婚姻與家人關係婚姻與家人關係 22
教師 :朱玉玲 班別 :BP7301
第第 44章、章 、擇擇 偶偶 ((p.88 ~~p.107 ))
第第 44章章 、、擇擇 偶偶 (( ~~ ))
大多數的現代婚姻以戀愛作為基礎 ,學者依愛情的成分與目的,將戀愛區分為「迷戀」
(為戀愛而戀愛,無關乎結婚之事)與「婚戀」(視戀愛為選擇結婚伴侶的過程 )。
第 1 節、婚姻市場
任何一個社會都會運用風俗 、道德或法律方式來規定或限制配偶的選擇範圍,
此範圍即是所謂的婚姻市場 。
一、婚姻市場的規範 :民俗、民德與法律
*婚姻市場由社會交換出發 ,婚姻市場內進行的是一種社會性的交換,而非單純的
經濟性交換 ,社會規範往往扮演重要的角色 。
*社會規範 (social norms):指一個特定的社會情境中個人行為的準則 。
*一般社會規範的主要形式有三 :
(一)民俗 (日常生活的慣性行為,大多數人習慣的行為模式)⇒ 會改變
(二)民德 (涉及人們對道德層次的是非善惡判斷)⇒ 會改變
(三)法律 (運用政治權威所制定的行為準則)⇒ 會改變
二、婚姻市場的行為 :資源交換
(一)擇偶本質上是資源交換的行為→爭取個人之最大利益→條件相近的 「相稱對等」
的伴侶 。
(二)金錢財物 、社會地位、家庭背景、聰明才智、性格特質、相貌身材等經濟性及
非經濟性資源均是重要條件 。(每一項條件重要性郤因人而異,因地而異或因時而
異)。
三、婚姻市場的不對稱現象 :『婚姻排擠 』與『婚姻坡度』
(一)婚姻排擠 :指男女雙方適婚年齡的人口不均等,而使的男性或女性在擇偶時產
生的被排擠的不平衡現象 。理論上男女比例應相等但會因某些因素破壞此,如
中國大陸的一胎化 ,二次大戰的嬰兒潮世代。
(二)婚姻坡度 :社會交換強調相稱對等的交易行為,但因人們對於兩性角色的期待
不同 ,使得婚姻市場中經常出現男女雙方社經地位不對稱的現象稱之。對女性
而言不對稱的結合包括兩種 :上嫁婚配與下嫁婚配。
(三)上嫁婚配 :指女性擇偶的對象是以社經地位比自己高的男性為範圍。(父權體制
與現代社會 ,婚姻市場以「上嫁婚配」的現象較多 )
(四)下嫁婚配 :指女性以社經地位低於或相等於她的男性為擇偶對象(婚姻市場以
「上嫁婚配」的現象較少)。
第2節、擇偶理論
一、擇偶範圍 :內婚—外婚原理
(一)內婚制 :指個人需在他所屬的團體內選擇結婚對象。如教徒與教徒結婚。
1
(二)外婚制 :指個人被禁止在其所屬的團體內選擇結婚對象。如同姓不婚。
二、婚姻結合模式 :『同質婚 』或『異質婚』
(一)同質婚 :或稱相稱婚姻。對婚姻伴侶的選擇趨向於選擇與自己具有相同或相關
特質的異性稱之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