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涑水学案导读2
涑水學案導讀(二)
──《潛虛》的再思考
一、前言
紹聖三年(1096),曾鞏之弟曾布上奏說:「譽光者乃閭巷小人耳。如王安石、臣兄鞏皆有學識之士,臣自少時,已聞兩人者議論,以為光不通經術,迂僻不知義理,其他士大夫有識者,亦皆知之」。此論雖有排斥異己之嫌,惟以司馬光「易學」來看,不全是無稽之辭。
溫公治《易》,「願先從事于《玄》以漸而進于《易》」。他留心揚雄《太玄經》30年,始作《太玄注》,及於晚歲,又仿其體例,寫成《潛虛》一卷。如其所說:「《玄》以准《易》,《虛》以擬《玄》」。南宋人張敦實《〈潛虛〉發微論》認為,司馬光「作為《通鑑》,自《潛虛》視之,則筆學也。作《潛虛》之書,自《通鑒》視之,則心學也」。將《潛虛》與《資治通鑒》等而視之。
陳淳(1159 - 1223)以《潛虛》「所謂虛者,亦不免於老氏之歸」。《潛虛》到了清代,四庫館臣並不看重, 僅將其歸入術數類。宋人晁公武介紹說:「此書以五行為本,五行相乘為二十五,兩之為五十,首有氣體性名行變[度]解七圖」。四庫館臣評論說:「吉臧平否凶之占,以氣之過、不及為斷」,力主於象數空疏之術。總之,若是依照《荀子》〈大略〉「善為《易》者不占」的原則。清人將它斥作「儒者之迂談」,定位為「易外別傳」,是不無道理的。另外,司馬光還著《溫公易說》未竟稿6卷,雜解《易》義。四庫館臣又說:「光《傳家集》中有《答韓秉國書》謂:『王輔嗣以老、莊解《易》,非《易》之本旨,不足為據』。蓋其意在深辟虛無玄渺之說,故於古今事物之情狀,無不貫徹疏通,推闡深至[致],大都不襲先儒舊說,而有德之言,要如布帛菽粟之切於日用。]與處理《潛虛》的學術態度迥異,並直接將其列入易學「正經」。推崇之厚,贊許之重,顯過前者。南宋人陳仁子《〈溫公易說〉序》說其書「視諸老尤最通暢,其論太極陰陽之道、乾坤律呂之交,正而不頗,明而不鑿,獵獵與濂、洛貫穿中間。分剛柔中正,配四時微疑,未安學者,直心會爾。《易》之作,聖人吉凶與民同患之書也,非隱奧艱深而難見也,談《易》而病其隱且艱,非深《易》者也。參習是編,《易》道庶其明乎」。言該書一反時人治《易》的晦澀之習,力主通暢,以天理而就人事,將循理求知的本意,通達於民用。這正合司馬光所言:「學者貴于行之,而不貴於知之,貴于有用,而不貴於無用」。
二、〈氣圖〉的基本架構
來自〈河圖〉配後天八卦:
(一)〈河圖〉
○ ● ● ● ● ● ○ ○ ● ● ● ● ● ●
(二)〈河圖〉五行
一六共宗: 水
二七同道: 火
三八為朋: 木
四九作友: 金
五十居中: 土
(三)〈河圖〉轉為後天八卦
巽
八 離
七
二 坤
十 震
三 太
極 兌
四 艮
五 坎
一
六 乾
九
(四)氣 圖
巽八 7焱
2熒
【離二七】
火
坤十 8
末
3
本
【巽八】
+
【震三】
木 10
冢
5
基
【坤十】
+
【艮五】
土 9
刃
4
卝
【乾九】
+
【兌四】
金 艮五 1
原
6
委
【坎一六】
水 乾九
(五)宇宙化生原理
虛→氣→五行→萬物之萬象
(1)水:「昔之原者今有委」:原,指淵源、水頭;委,流出義,為溝、渠、河、川;累聚義,為湖、海。
(2)火:「昔之熒者今有焱」:熒,指微弱的火光,光明微現,是夜晚、氣溫低的時空;焱,指火華,光亮,是白天、氣溫高的時空。
(3)木:「昔之本者今有末」:本,根與幹;末,枝與葉,是植物類,包括各種食物。
(4)金:「昔之卝者今成刃」:卝,音拱或礦,指未成器的金玉,是礦物自然資源;刃,意指成器物,泛稱各種金屬類生活用品。
(5)土:「昔之基者今成冢」:基,平地;冢,土堆、高原、山地,
三、〈體圖〉的基本架構
(一)右斜坡最外一線:1王→2公→3岳→4牧→5率→6侯→7卿→8大夫→9士→10庶。表示從皇帝到庶民之間的地位,總計分為10個階級。
(二)從右斜坡每個階級往左邊橫列之符號組合,其數量分布是:1王→2公→3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