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的理念》
(四)當代大學所面臨的考驗 (續) 高等教育的擴增和少子女化的人口結構變遷,造成大學供過於求,影響大學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大學勢必得提供符合顧客需求的「商品」,才能吸引學生入學,因此,一向被視為大學存在價值的知識內涵,轉變為被販售的商品,知識本身不再具有崇高價值,唯有在高等教育市場中吸引顧客的知識才是「有用的」知識。 在全球化與後現代思潮的衝擊下,高等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各個國家也分別以本土化、國際接軌、強化高等教育的素質等方式因應。 總體來說,「研究」、「教學」及「服務」,仍是當今大學教育功能的鐵三角,不過這之間的平衡點該如何取捨,則決定於各校性質定位的策略取向。 概括來說,各國大學正經歷教育改革的浪潮,朝向追求「全人教育」的方向。 大學之理念 金耀基 著 內容簡介 闡述大學之起源、理念、性格及其問題。 大學該不該順應潮流而成為製造「專家」的機器? 還是應該秉持著重博雅教育和性格塑造的傳統? 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知識人」? 導致學術界人文與科學壁壘分明的問題在哪裡? 大學教育該著重研究還是教學? 哈佛大學培養全人的「核心課程」是什麼? 台灣「通識教育」實踐上所遭遇的困難:「開胃食品」與「營養學分」。並提出解決的方法-使通識教育受到尊重。 第一章 大學之理念、性格及其問題 一、現代大學之源頭與原義 世界精神與超國界的性格- (1) 中古→建立在共通之語言與宗教 (2) 現代→建立在科學思想與知識性格 二、大學的理想與性格 牛津學者紐曼(1852):博雅教育、「傳授」學問 德國洪堡德:研究中心、創造性的學問、 「發展」知識。 美國福雷克斯納(Flexna) (1930): 1. 研究(發展)與教學 2. 現代大學為一”有機體” 3. 時代的表徵、把持長永的價值意識 反對:大學訓練實務人材、成為服務站 德國耶士培(Karl Jaspers) 1. 大學的三個組成: 一、學術性之教學-知識性的社會、忠誠於真 理之追尋 二、科學與學術性之研究-學術自由與容忍 三、創造性之文化生活-師生間蘇格拉底式的 對話、模鑄整全之人 2. 國中之國 -大學之尊嚴與獨立性 3. 主張把”技術”引進大學 美國加州大學校長克爾(Clark Kerr) 「大學之功能」 1. 超越德英模式,求新、求適應社會變遷 2. 知識工業重地、學術與市場結合(服務) 3. 教授用心於研究、忠於企業基金會,教學被忽視 4. 高度專業化、同行亦難以對話 5. 組織龐大:研究教授、技術教授、研究中心、 出版社 6. 綜集大學(Multiversity)、多樣性、多元性 7. 紐曼-鄉村、福雷克斯納-市鎮、當代-城市 下篇:對大學一些問題之探討 專精與通博 教學與研究 學術的獨立自由 知識與德性 大學之文化生活與品性之培養 象牙塔與服務站 三、專精與通博 統合與平衡 牛津之Modern Greats:政治哲學經濟 基爾大學:基礎年-探討西歐文明、科際整合 美國:博雅教育、通識教育 四、教學與研究 相輔相成 平衡 六、知識與德行 前芝加哥大學赫欽士:培育人之獨立性 錢賓四先生指出中國之學問傳統:人統、事統、學統 法國蒙諾:科學方法-真誠不欺的追求真理 劍橋艾雪培:職業倫理 七、書院的文化生活與品性之培養 耶士培:創造性之文化生活 舒美克:在大組織中尋求精小 哲人布勃:品性教育-身教 懷海德:對事物有自自然然的洞察力 邱白勒:提供一個可以獲得整個生命的最大可能的快速成長的情境 八、象牙塔與服務站 為知識而知識 社會化、市場化、政治化 獨立與自主 時代之表徵:反映時代精神、燭照社會方向 第二章 兩個文化的對壘與技術人文主義-對劍橋教育的一些觀察 文化上-人文與科學 教育上-學術專門化與博雅教育 劍橋分裂性格-科學教育與技術教育 科學主義之批判、科學態度 技術人文主義、人文與科技互為伴侶 第三章 從兩個文化談到通識教育-由施諾爵士之死說起 學術專業化導致學術再分裂 缺乏能力:解釋過去、判斷現在、展望未來 怎樣才算知識人? 哈佛通識教育的「核心課程」 專業與通識 第四章 怎樣才算是一個知識人-豈只是哈佛的迷惑 統一的知識、不可分割的整體 什麼是理想的通識教育課程 哈佛之「核心課程」-回到基本 卡內基基金會-科際整合的方法、問題的研究為重點;大學生須具備:瞭解生疏事物與理解問題本質的能力 提供基本而必須之課程,由受教者個人來統一 由人文精神出發知道什麼是「應該」做的;由科學與技術角度理解哪些是「可以」做的 人文主義與科學精神-科學的人文主義 第五章 大學的世界精神-為新亞書院鞏雪因先生訪問學人計畫之成立而寫 中古大學世界精神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24.pdf
- 法官违法举报信范文.docx
- 谅解书(范本)( word 版).docx
- 黑龙江省“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1月联合适应性测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40万吨年MDI项目(和山巨力化工)环境影响报告.pdf
- 黑龙江省“六校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联合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福建省高中名校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卷(附答案)2025.pdf VIP
- 2025高考语文60篇古诗文原文+翻译+赏析+情景默写.pdf VIP
- 掺合料试题带答案.docx VIP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