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主题:饮食教养对孩子的品格塑造与影响.doc

主题:饮食教养对孩子的品格塑造与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题:饮食教养对孩子的品格塑造与影响

主題:父母教養方式對孩子的飲食習慣影響 指導老師:高家斌 老師 組員:4A0I0021李宜瑄4A0I0032黃莉婷4A0I0044趙家儀 4A0I0047徐靖婷4A0I0071翁子文 研究動機:   家庭是孩子第一個接觸的環境,從家庭中父母的管教裡,孩子的性格與行為在社會因素等影響下逐步改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於孩子的教養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孩子的發展不單單只是本身天生特質的影響,周遭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更是孩子在成長過程時調適、適應的重要因素。   許多研究報告都指出,幼兒期的發展是日後語言、智力、生活習慣等各種基礎發展的重要關鍵時期,父母主宰家裡的諸多事務,更是孩子心中不可抹滅的重要存在,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影響子女人格、認知能力與社會行為的發展,同時也是個人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形成的重要因素(許慧玉,2003),幼兒在家庭中對飲食的學習,乃是從父母身上,經由教導或行為模仿的社會學習而來(林薇,2001;CostanzoWoody,1984),飲食是與人息息相關的課題,孩子的飲食習慣往往是與家庭連結而成,各種教養方式下的家庭會孕育出的孩子個性與行為及飲食習慣也有所不同。而教養方式有哪些種類?各種教養方式對孩子身心發展有哪些影響,又對孩子的飲食習慣造成甚麼影響,哪一種教養方式能夠讓孩子養成均衡飲食的良好習慣,希望藉由各項研究資料探討出結論。     教養方式的不同,可能也會讓孩子在餐桌上的飲食習慣有所差距,權威式的教養讓孩子在餐桌上倍感壓力,不敢吃的東西會因為父母嚴格強迫而勉強入口,造成孩子日後對某些食物有不好的回憶,也可能造成反效果,更排斥那樣食物;在民主式的教養家庭裡用餐,對於不想吃的食物父母不使用逼迫的方式去引誘他吃,而是以勸導或其他方式讓他嘗試,孩子對與父母共同用餐就不會感到壓力;放任式的家長,孩子愛吃什麼就讓他吃,不喜歡吃什麼也不會勉強,在這樣家庭下長大的孩子,會養成挑食的壞習慣,間接影響對不喜歡事物接受的程度,我們想進一步了解,探討各種教養方式之下對孩子飲食習慣會有哪些影響。   飲食習慣的養成在幼兒期階段,會受到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及學校因素的影響(郭慧慈,2003),但對幼兒來說,主要還是取決於父母的教養因素,父母或主要照顧者不同的飲食態度及行為,會反映在年幼孩子的飲食行為上(Saarilehto, Keskinen, Lapinleimu Simell, 2001),故可知父母教養行為對處於飲食習慣及行為養成期的幼兒而言影響最鉅。   正因為今天這個時代,隨時隨地都能輕易地得到食物,所以必須注意讓小孩不要建立要什麼有什麼的習慣,養成他們飲食有規律性,能夠明白飲食的樂趣和喜悅,這是雙親的責任,我們應該察覺到,引導小孩明白處理食物對人類的重要性,是雙親的重要工作。教養子女應注重生活習慣的培養,諸如飲食習慣、疾病的預防與身體保健等,唯有健康的身體做基礎,一切才有保障,父母正確的教養方法與適當的照顧,孩子有規律的生活,將更有益於身體的健康。 研究目的: 一、探討父母各種不同管教方式之類型 二、影響幼兒飲食習慣養成的因素 三、父母教養方式對孩子飲食習慣的影響 問題討論: 一、何謂父母的教養方式?分為哪幾種類型? 二、影響幼兒飲食習慣的因素是甚麼? 三、不同的教養方式會對孩子的飲食習慣造成的影響? 相關文獻: 父母的教養方式 父母教養方式為父母在教養子女時所表現出的行為與策略,且包括隱藏在這些行為背後的父母親人格特質與態度(黃玉臻,1997)。 父母教養方式是父母在訓練和教導子女時,依本身的價值觀與信念,所表現出來的態度與行為,其中父母所扮演的不只是一個照顧者的角色,同時也是一個施教者以及訓練者的角色,並且以子女的健全發展為最終目的(張美文,1995)。 教養方式是社會化方式的一部分,且是主要的一部分,就內涵而言,教養方式同時包含態度層次與行為層次,前者是教養態度,後者是教養行為,而教養態度與教養行為意義不同。教養態度是指父母在訓練或教導子女方面所持有的有關認知(或知識、信念)、情感(或情緒)及 行為意圖(或傾向);教養行為是指父母在訓練或教導子女方面所實際表現的行動與做法(楊國樞,1986)。 父母教養在子女的社會發展上一直扮演著塑造的角色,而且是長久以來社會學家關注的焦點(Pettit.Bates Dodge,1997)。家庭是個人在一生發展時期的重要場所,在親子之間長期的互動過程中,父母是子女重要的認同楷模,其思想、行為、態度都可透過教養方式傳達給子女,且子女的行為深受其所知覺的父母行為所影響(金惠梅,1997)。 教養方式的類型與敘述 根據學者林維勤(2009)的研究將幼兒照顧者之飲食教養方式分為以下四種型態。 (一)開明權威型 1.父母比子女擁有更大的權力,且有更多的智能與技巧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