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土情结——徐中玉《大学语文
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体会“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 体味散文的语言艺术,鉴赏文本的意蕴美,解文本大量引用的诗文的意图。 作者简介 柯灵(1909—2000),原名高隆任,字季琳,浙江绍兴人,生于广州。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电影剧作家。1930年任上海《时事周报》编辑。1933年起,先后任《晨报》记者兼《社会服务》版编辑,主办《大美晚报》周刊《文化街》,主编《明星》半月刊。1937年任《救亡日报》编委和《民族呼声》周刊主编。《文汇报》创刊后,主编副刊《世纪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主编《万象》杂志。抗战胜利后,任《文汇报》主笔兼副刊主任。建国后任上海《文汇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后又担任过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上海作协书记处书记、上海电影协会常务副主席等职。柯灵的主要作品有电影文学剧本《为了和平》、《不夜城》、《春满人间》、《秋瑾传》,散文集《香雪海》、《长相思》、《煮字生涯》、《柯灵散文选》、《柯灵杂文选》等。 背景简介 《乡土情结》是柯灵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而作的散文,每个人都有乡土情结。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柯灵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与灾难的离乱之苦,对家园之思有特别的体会。因此,在《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之际,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下了《乡土情结》这篇散文。 内容述评 文章开头解释乡土情结的由来与涵义,作者以王维的《杂诗》引出一个普通的道理:“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并且援引了大量古代诗人写的思乡诗来进一步说明这种情感,点出“乡土情结”。接着,作者叙述人们离家的几种情形,不管是离家创业,还是因灾难与战争,人们在远离故乡的时候,乡土情结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叙述了因各种原因而造成的离家之后,作者从历史说到当今,从自然说到人伦,从现实世界说到神话传说,最后归结到一点: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作者把对乡土的思念与对祖国的思念融为一体,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这就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最后,作者从当今世界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文化交融越来越充分的角度对乡土情结作了新的阐释,完成了主题的升华,读来发人深省,回味悠长。 艺术赏析 由情真而情深。 熔文、白和书、口于一炉。提倡雕琢而无痕迹,刻意求工而又显天然。如写自己数十年的沉浮、甘苦与艰险:象牙塔、十字街、青云路、地狱门、相隔一层纸。 思考与练习 资料链接 相关评论 《乡土情结》——一篇充满着感情,蕴含着理性的散文,它声情并茂,立意高远,从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中,破译出了炎黄子孙们的故园情结、乡土情结和民族情结,诠释出了中国人特有的心理感悟和价值取向,让读者心为之动,情为之摇。(黄清华《乡土之思:一个古老而沉重的话题》) 作者介绍 柯灵谈“读书要博但须选择”? 77岁高龄头发已经全白的柯灵说:“我没上过中学,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我从小喜欢读书,真是拉到篮里就是菜,什么书都看,但喜欢读《西游记》一类的通俗小说。我小学毕业后就当小学教师,边工作边读书,效果比在学校里读书好得多。为了教书,我只得去啃《古文观止》等古文,就这样我打下了古典文学基础。现在我写文章常用对仗、排比句,也受了古典文学的影响。” 主要作品 《武则天》 《乱世风光》 《海誓》 《腐蚀》 《夜店》 《春城花落》 《为了和平》 《不夜城》 《春满人间》 《秋瑾传》 作者逸事 蛰居上海的柯灵先生于三十年代初起步入文坛,作品涉及戏剧、电影、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各个领域,并且还是位资深的编辑家,曾经主编过十多种报刊杂志,扶植了许多文学新人。近些年来,他一直在集中精力创作一部以上海百年历史为线索,反映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写这样题材的长篇巨著,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八十多岁的老人了,但柯灵先生对此充满信心。 柯灵先生在上海生活了一个甲子年,耳濡目染了上海社会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他热爱这座城市,并把她当做第二故乡,他是最有资格写上海的人;同时柯灵先生又是有能力写好这部作品的人。 然而,频频推之不及的文债及社会活动,尤其是络绎不绝的上门来访者,使柯灵先生无法正常地写作,这样下去,长篇小说真不知何时才能完成,柯灵先生为此感到很忧虑。他与老伴陈国容校长商量再三,决定采取强硬措施。于是乎,大门上贴出了“柯灵下午四时前恕不会客,乞谅”的告示。二老满以为这下可以抵挡一阵子,可谁曾想,门铃照响不误,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大有人在,风尘仆仆地恳然求见,怎么好意思将来客拒之门外呢。一次,二次……这道防线很快就被攻破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