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湾地区区域医院先天性肌肉斜颈的发生率及相关 - 台湾复健医学会
91
原著
臺灣地區區域醫院先天性肌肉斜頸的發生率及
相關因子之探討
陳妙旼 林頌凱 謝泉發 1 陳秀熙 2
壢新醫院 復健科 研究中心 1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 2
背景:先天性肌肉斜頸為新生兒常見的疾病。傳統診斷方法為臨床表現及理學檢查,1990 年後有研
究開始利用軟組織超音波進行診斷,發現有很高的敏感度。惟臺灣目前相關資料相當缺乏。
目的:了解先天性肌肉斜頸在臺灣的發生率,並對相關的變數進行分析,以期找出高危險相關因子,
對其病因有進一步的了解。
方法:對台灣北部某區域醫院連續出生的 1021 位出生 24 至 72 小時的新生兒,利用超音波進行兩側
胸鎖乳突肌檢查,收集包括頭臉型外觀、頭頸活動度等理學檢查結果及相關生產因子。並依超音波檢查
結果將個案分成異常組與正常組,比較上述因子在組別間之差異。另針對異常組進行後續追蹤,項目包
括超音波及理學檢查。P 值0.05 將被視為具有統計上之顯著差異。
結果:根據超音波檢查,不正常的發生率為 3.92% ,使用傳統的診斷方法為則為 1.08% 。超音波異
常組的身高、體重及肩寬較大,合併有較高比率的頭胎生產、生產創傷、生產時使用器械及臉型、頭型
不對稱(P0.05) 。但和頭圍大小、剖腹產、非頭位生產及臍帶繞頸無統計上的相關。
結論:軟組織超音波檢查為早期診斷先天性肌肉斜頸的重要依據;臉型及頭型不對稱之新生兒為發
生先天性肌肉斜頸高危險群。(台灣復健醫誌 2007 ;35(2) :91 - 97 )
關鍵詞:先天性肌肉斜頸(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 ,胸鎖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 ,軟組織超音波(soft tissue ultrasonography) ,纖維化(fibrosis)
疾病,[4]發生率從 0.3%至 2%均有報告。[1,3,5,6]先天性
前 言 肌肉斜頸的診斷,傳統上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及理學檢
查,[7]少數病例佐以 X 光、電腦斷層掃描及細針切片
先天性肌肉斜頸(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 , [1]在 1990 年後開始有人使用軟組
( fine needle biopsy) 。
為新生兒常見的疾病,在先天性肌肉骨骼疾病中排名 織超音波進行診斷,[2,3]並發現此項檢查有很高的敏感
[1]臨床表 [2,8]
第三,僅次於髖關節脫臼及杵狀足(clubfoot) 。 度(Chan 100%, Hsu 85%) , 且可以做為治療進度追蹤
現為患側下顎與鎖骨間距縮短,頭部傾斜及臉轉向對 及預後的評估。[3,8]
側。理學檢查觸診常可發現在患側的胸鎖乳突肌 在病因的研究方面,因為伴有較高比率的非頭位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摸到局部硬化,甚至硬塊。 [9]故認為是懷孕時胎兒轉位或出
生產及器械輔助生產,
[1-3]早在兩千多年前,希波克拉提斯的年代,便有先天 生產程中受傷所致。1996 年 Sherer 曾報告一名臀位剖
性斜頸的記載,主要是由於單側胸鎖乳突肌攣縮所 腹生產的斜頸個案,[10]並認為
文档评论(0)